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关于哥窑瓷器流传久远的传说

行业分类:古玩收藏 发布时间:2014-10-28 16:17

关于哥窑瓷器独具魅力的开片装饰,有一个流传久远的传说。说的是南宋朝浙江龙泉县有一个烧了一辈子瓷器的章姓老窑工,死前将两座瓷窑分别交给两个儿子生一、生二兄弟俩主持,并要他们相亲相爱,互相扶助。父亲死后,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分别烧造青釉瓷器,生一所烧称为“哥窑”,生二所烧称为“龙泉窑”



哥哥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全部身心投人到烧窑之中,因此烧出来的瓷器造型优美、品种丰富、质量优异,深受人们的喜爱,远近闻名,十分畅销。而弟弟烧出的产品则质量较差,销路很受影响,因此对哥哥非常妒忌。一次,正当哥哥生一的一窑瓷器烧成开窑之时,生二在极度嫉恨之下,将冷水泼到满窑瓷器上。这时窑内的温度还很高,瓷器骤遇冷水,釉面遂产生了大大小小、变幻不一的裂纹。这些裂纹如冰河开裂,纹路自然生动,别有风味。但生一将这种与原来风格迥然不同的产品视作败笔,无奈与亲兄弟又不能太计较,只好非常沮丧地将产品拉到集市上贱卖,没想到人们对这种风格独特的瓷器新品种非常喜欢,纷纷购买,一窑瓷器竟很快一抢而空。生一非常高兴,回去后仔细揣摩研究,慢慢掌握了这种冰裂纹的形成规律,并有意识地应用到瓷器的烧造过程中,从而形成了以深浅不一、精美别致的开片纹为装饰风格的哥窑瓷器。

然而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其实开片纹的形成有着科学合理的解释。

由于瓷器的胎、釉成分不同,因此有着不同的膨胀系数,在烧制完成后遇冷空气会产生不同的收缩力,当釉面收缩的程度比坯体大时,就会导致釉层断裂,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裂纹,这就是开片。

自瓷器诞生之日起,这种由于工艺技术上的失当而形成的开片就是窑工们一直在想尽办法极力避免的缺陷。及至两宋,追求自然、质朴的大宋皇帝们却别出裁地利用这种自然生成、变化万端的开片纹,配以端庄的器型和素雅的釉色,制成了古朴雅致的官窑瓷器,开启了古陶瓷审美意趣的崭新一页。

而哥窑则更进一步,不仅如官窑一般掌握了人工控制开片生成的方法和技巧,更对开片纹进行了人工染色,从而使得纹片中的粗纹浸染稍重,呈黑褐色,细纹则因吃色较少而色泽清淡,呈黄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金丝铁线”纹,这样粗细不同、浓淡不一的纹线交织在一起,装饰性更强,效果更加鲜明夺目。根据这些纹片的形状,人们还将其分别冠以“冰裂纹”、“蟹爪纹”、“鱼子纹”、“牛毛纹”等美称。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