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汶川地震后的反思 不让悲剧再次发生

行业分类:传媒广电 发布时间:2015-04-21 15:02

汶川地震后,由气象,地震,海洋,水文四个低通组成的综合减灾体系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分钟后,全国通报地震情况,两小时后灾区上空出现直升机,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悲痛上的改变。


志愿行动

匹夫有责

汶川地震中,民间救灾热情被激发,在过去七年里力量不断壮大,组织性、专业性大幅提高。芦山地震发生后,民间迅速集结起帐篷、饮用水、食品、药品等大量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以蓝天救援队为代表的民间救援组织、以壹基金为代表的民间公益机构表现抢眼。

灾后重建

家园易造

举国关注和支援之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效率成为样本。2008-2010年这三年重建期间,平均每天建成1所医疗机构、3所学校、1700多套住房,平均每月投入200多亿元重建资金、700多个重建项目破土动工,平均每年有上万援建者奔赴一线……四川省称实现了中央“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

抗震减灾

理念转变

地震难防,重在减灾。从汶川地震开始,我国在建筑设防、应急演练等方面安全意识大幅提高,思路从防震向减灾转变。如,住建部2010年普遍上调地震灾区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国务院2009年起将每年7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信息机制

阳光救灾

汶川地震中,从宣传机构、官方媒体到市场化媒体乃至一些“公民记者”空前地对灾情进行及时和大规模报道,被视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次“小高潮”。近年兴起的微博等新媒体甚至直接参与救援。此外自汶川地震开始,中国媒体更关注“人”了。

应急救援

多头救灾

汶川到芦山,人们开始思索:地震灾区是否救援力量越多越好?一些专家指出,我国灾害应急响应的问题包括涉灾部门多、分工过细、技术水平差别大、横向联系少等。灾害管理模式仍以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为主,建立多系统集成的减灾应急系统被认为十分必要。

志愿行动

爱心添“堵”

七年前汶川救灾通道堵塞的窘境,七年后在芦山再度上演。满载志愿者的社会车辆与救援救灾车辆争路,政府不得不强制限行。如何统筹民间救灾力量,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的效率仍待进一步破题。

灾后重建

心伤待愈

中国人对心理次生灾害的重视以及开展大规模灾后心理援助,均起源于汶川地震。震后一年内,超过4000名专业工作者参与这项工作。但由于专业性较强,许多新问题待解,如组织管理经验积累不足、心理援助队伍专业水平较低。

抗震减灾

“房”不胜防

七年过去,灾区建筑抗震标准的执行仍待严格。在芦山地震中,严重破坏、倒塌或损毁的城镇住房共计4.97万套,其中芦山芦阳、宝兴灵关两镇97%以上住房成危房。此外,部分民众避险意识和应灾能力有待加强。

信息机制

报道滥情

汶川地震中,部分媒体的煽情表演式、拔高式报道等造成负面效应,已引起业界反思。七年后的芦山地震中,类似情形依然存在。而微博等新媒体也带来虚假信息泛滥的新问题。面对灾难中国媒体亟待学会保持冷静和专业。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