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对于井盖的管理的确是世界惊叹而不及的。在日本井盖甚至和动漫一样成为了标志性的文化,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上井盖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或许多年以后人们去日本参观各地的井盖成为了热门。
井盖管理井井有条
为了实现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日本颁布了包括《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废弃物处理法》等一系列法规,确定了消费者对废弃物有垃圾密封、分类排放、不非法投弃和按规定付费的义务。因此,从法律上来说,日本民众将废旧金属交给回收企业处理不但不能获得利益,还需要向回收企业交纳处理费。偷井盖者若想将被盗井盖变现,只能找非法金属回收商,而这些非法金属回收商往往是日本警方重点打击的对象。
在日本,大部分下水道井盖都有唯一的编号,且会被纳入下水道管理系统。以东京为例,东京下水道局给每个井盖都赋予了唯一编号,编号由井盖类型、井盖识别码和井盖修建日期共同组成,一方面可以快速识别出损坏的井盖,另一方面可以得知井盖何时寿命到期,应该维修更换。日本大多数井盖由私营的公有事业公司负责维护。
日本井盖文化
另外,日本下水道井盖上的图案设计和形状也因地域、所属部门而异。市和区、町各级别政府管理的下水道,在井盖上分别以市花、区花、町花区别。若井盖损坏需要维修,立刻就能识别责任主体。个人拥有的下水道则会在井盖上标有“私”字和业主的姓以示区别。消防栓的井盖则多是长方形或刻有消防队员的卡通图案。
日本早在1958年就有对井盖厚度、材质、承重等关键指标做出规定的井盖强制性标准。现在的行业标准要求井盖必须以高强度的球墨铸铁铸造,厚度在17厘米以上,重量需达到40公斤。据日本地面井盖工业会事务局局长守屋康透露,日本所有的下水道井盖,要经过日本下水道协会等行业机构的质量验收。获得许可后,才可以出厂。之后每年还有定期质量检测,通过这样的监管机制保证井盖质量。
在中国,大部分井盖和路面贴合不紧,车辆压过时轮胎会和井盖产生碰撞,井盖因此成为城市的噪音源之一。在日本,这一问题却得到了解决。在70年代,不少日本民众深受井盖噪音之苦,纷纷向地方政府提出要求解决“吵闹的井盖”。日本政府随即修改下水道井盖的标准,将圆柱形的井盖改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井盖,并要求井盖铸造必须精确到毫米。这样一来,井盖和路面能够严丝合缝地贴合,既杜绝了噪音,也增加了偷到井盖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