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立秋在京城的这些传统

行业分类:传媒广电 发布时间:2016-08-07 14:23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秋,一场过路的雨水也应景地送来了清爽。据市气象台预计,今天京城天气阴转多云,不过东部、南部地区仍有阵雨。市民若有出游计划,请避开山区或浅山地区。

受降水影响今天最高气温仅有29℃。不过,虽然立秋已过,但由于还未出伏,因此明起气温又将回升至32℃。

记者走访发现,尽管天空下着雨,贴秋膘、喝秋粥这些传统习俗,却仍然让京城老百姓们乐此不疲。其中灵水村的秋粥节吸引了大量城里人前去凑热闹,而老字号天福号则准备了30吨酱肘子备战贴秋膘。

看天气 凉意纯属“路过” 明起高温回归

为了迎接立秋节气,昨天傍晚开始,京城便以雨水降温,为“秋意”造势。据北京市气象台6日19时至7日6时降水量统计显示,全市雨量监测站平均雨量为11.5毫米,城区平均8.7毫米,西北地区15.1毫米,西南地区13.4毫米,东北地区13.1毫米,东南地区0.1毫米。其中,最大雨量出现在怀柔城南公园,达86.3毫米。另外,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海淀、丰台、平谷和顺义局地还出现了6至7级的短时大风。

今天早晨,雨水的大部队去意阑珊,不过在东部和南部仍有滞留。上午在通州、大兴、房山等区,仍淅淅沥沥下着雨,预计雨量在小雨到中雨量级。受降水影响,今天上午11时,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仅有24℃,预计今天午后最高气温在29℃左右。由于正值周末,出游的市民请减少山区或浅山区出游,谨防地质灾害。

立秋的天气应景上演“秋意凉”,但并不代表凉爽就此回归。据专家介绍,目前北京还未出伏,因此真正凉爽的天气还未来到。明天,最高气温便将回升到32℃。

喝秋粥 灵水村“秋粥节” 引城里人凑热闹

位于北京西南部门头沟区斋堂镇的灵水村又称举人村,据说此村共出过22名举人、2名进士。提到灵水村的举人文化,就不得不提村里的民俗传统——秋粥节。

相传,秋粥节是为纪念灵水举人刘懋恒父子的善行而创立。康熙七年和康熙二十一年,斋堂川两度逢灾,刘懋恒及其父刘应全捐粮施粥,挽救了近万人的生命。此外,每年立秋,刘氏父子都会给老百姓送粥。为纪念刘家的善举,灵水人遂将立秋改为“秋粥节”。

昨日18时许,记者一行赶到灵水村时,发现已经有不少市民特意从城里赶来体验秋粥节。早晨5时,伴随着“梆梆梆”的声音响起,灵水村一年一度的秋粥节正式开始了。记者在村里走了一圈发现,尽管天还没亮,但各家各户的男人们就开始在门前劈柴、架锅、烧水。

在路上,不时有村民背着半身高的竹篓走过,前去村委会领取食材。村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位村民可以领到两袋熬粥材料,包括一袋米和一袋混合食材,包括大枣、花生、杏仁等。此外,还可以领取一袋酱菜。

村民胡奶奶告诉记者,秋粥节延续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中间由于战乱等原因中断了一阵子,如今也已经恢复三十余年了。”胡奶奶说,每年立秋清早,灵水人会聚在村中的开阔地,支起几口大锅熬制秋粥,“大家各自拿来米、豆、花生、核桃等原料,淘洗干净后放大锅里煮熬,粥香会在全村中弥散。”

灵水村广场是今天最热闹的地方,大戏台正在为“秋粥节”的节目进行准备,旁边粥棚里四口大锅早已烧开,来来往往的游客都可以喝到一碗“举人粥”,与村民一起感受这个古村落独有的习俗。

截至上午10时,灵水村广场已经聚集了千余位前来喝粥的游客,不少人喝完之后还不忘用饭盒打包一份带回家,与家人共享。

贴秋膘 30吨肘子备战 老字号推“立秋菜”

今天上午,记者在位于西直门的天福号门店看到,虽然早早便开门了,但由于雨势不减,前来购物的顾客并不算多。“昨天人比较多,从昨天早上便开始排长队了。”店内一名销售员告诉记者,从目前的客流量看,也就是个普通周末的水平。

“我们的产品在各大超市以及金鼎轩都有销售,消费者可以就近购买,不必非得冒雨来门店买。”天福号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为立秋准备了30吨酱肘子。此外,网肘、小肚、猪头肉备货基本上升20%。

除了天福号,由于这个立秋与周末相逢,各大餐厅也准备了“立秋菜”。三里河同和居、曲园酒楼、西四惠丰饺子楼等老字号名店,都在立秋当天添上了烙饼或薄饼卷肘子的食俗讲究。峨眉酒家也在店里添上了薄饼,让顾客方便卷着店里独创的樟茶烤鸭大快朵颐。

立秋当天,砂锅居预计销售砂锅白肉等砂锅菜900份左右,超过往年。而像惠丰老北京涮肉馆则为立秋准备了5000多份各类涮肉。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