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文化发掘是未来拍卖业发展的方向

行业分类:古玩收藏 发布时间:2016-12-24 14: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拍卖会不断出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拍卖公司开始关注拍品背后的文化发掘,对于拍品成交、品牌塑造、企业文化的提升也是有目共睹。值得欣慰的是,“文化反哺商业”的观点已在业内形成广泛共识。“拍卖公司不仅是一种商业形式,更是承载着文化的功能性机构。拍卖行要想做好拍卖,必须要有良好的拍卖价值观,即注重文化发掘,否则可能会被市场所淘汰。”北京观唐皕榷总经理易苏昊表示。

文化,在商业领域向来是遭受冷遇的角色。漫长的市场培育过程,让很多急于实现商业诉求的企业望而却步。轻资产的拍卖行业也是如此,成本、精力、时间都是极大的消耗,短期内可能还难以收到实质性的回报。

即便如此,仍有一些拍卖企业或拍卖人坚守在这条文化之路上,易苏昊就是其中一位。他对文化的重视和对文物的兴趣,主要受家族父辈的影响,这种对文化的向往和渴望,也成为部队退役后本已在公安系统工作的他毅然跑去历史博物馆应聘的原因。他在历史博物馆一干就是20多年,对于古代书画、古代青铜器均有涉猎,先后出版了《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和《历史博物馆藏明代法书选集》。

上世纪80年代,他了解到佳士得、苏富比的模式,从此拍卖梦在他心里扎了根。1996年,易苏昊出任中贸圣佳总经理,正式开启了他的拍卖生涯。作为最早进入拍卖行业的开拓者之一,易苏昊曾带领中贸圣佳创造多项拍卖纪录。故宫博物馆藏米芾《研山铭》,国家博物馆藏“子龙鼎”、保利博物馆藏“遂公盨”等国宝重器的回归都经自他手。

“1996年,主管部门审批了6家具有拍卖资质的艺术品拍卖行,中贸圣佳当时并没有获得在内地征集古代艺术品的许可,只能海外征集,无心插柳成了内地第一家从海外征集流失文物的拍卖企业,当时不少优质的拍品资源都是从海外征集回流的。”易苏昊认为。

不管是历史博物馆,还是做拍卖企业,他对于文化的情结一直未曾改变。“我们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解说者,但过去做拍卖的时候,往往强调市场价值或者艺术性,忽略了文化性。对于精美的艺术品,我提倡从文化内涵上欣赏,而不只是从美学上欣赏,更多是让人反思,会给我们一个新的视野和启迪。”易苏昊表示。

文化为先,这一思路贯穿在易苏昊的公司运营和专场设置之中。比如,在北京观唐皕榷拍卖2017迎春拍“紫禁城遗珍——宫廷艺术品夜场”中,不乏当年从紫禁城流出的书画和古董珍玩,多件流传有序的拍品估价待询。

易苏昊表示,“今天推出紫禁城遗珍拍卖专场,考虑更多的是历史文化价值,从明清两朝文化艺术品里找出值得继承、发扬、借鉴和总结的文化元素,从历史角度看它的文化和社会形态,向藏家或者社会来阐释、解说文化层面的东西,这也是所有拍卖人应该肩负的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