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农村垃圾痼疾突围之道需群策群力

行业分类:环保行业 发布时间:2017-02-18 14:44

农村发展到今天,依旧存在垃圾污染的乱象。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多部门进行合力整治,需要多方面进行共同努力。

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我国农村环境形势非常严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幸,从2010年起,我国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进一步组织开展包括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在内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农村垃圾处理日益受到重视。

习总书记曾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尽快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垃圾围村”问题已成为横亘在我们面前不得不面对的一道难题,如何能真正彻底地解决“垃圾围村”问题,还乡村一个碧水蓝天,亟需我们群策群力,共寻突围之道!

事实上,此顽疾最难治愈的原因就在于,农村垃圾数量多、分布广,集中清理难度大,随意倾倒普遍。而且,民众环保意思薄弱、垃圾随处焚烧现象普遍,加上管理滞后,缺少垃圾处理设备等,就造成了目前的窘境。同时由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置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还存在多重掣肘。

一直以来我国垃圾污染防治的重点都放在城市,城市相关的法律制度较为健全,而有关农村垃圾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则少之又少。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仍存管理机制不健全、规划不合理、设施建设不足、资金缺乏、技术支撑不够以及缺乏长效运行机制等问题。

既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那就要舍得真金白银,为农村的环境治理补课。

业内人士表示,提升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置水平,亟需从法制保障、规划保障、环境管理、资金支持、技术支撑和社会支持六方面加以改进完善。强化、优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规划,加快制定、完善农村环卫设施建设财政投入政策,加强资金监管;同时,加强适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建立规范的技术审查制度。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明德指出,必须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对农村垃圾污染防治专门立法。通过地方立法带动乡村建设,甚至对国家层面的立法起到催化作用。

2月5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选择适宜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和改厕,开展城乡垃圾乱排乱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动。

据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介绍,下一阶段,将具体要围绕4个方面切实做好排查整治工作:一是切实抓好排查整治工作的统筹协调;二是加强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三是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建立健全农村环保体制机制。

从国家政府以及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垃圾污染的重视来看,困扰农村多年的“垃圾围村”顽疾,将迎来治愈的良机。作为环境治理的新兴领域,相比城市垃圾治理,农村垃圾更任重道远。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是一幅水边村落的美丽风光,令人无限神往,相信在国家多措并举整治农村环境助力下,这份美景定能重现。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