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制造业实现开门红

行业分类:机械行情 发布时间:2017-03-23 16:26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增速比去年12月加快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4%。从数据可以看出,今年开年装备工业稳中有进。

在整体经济低迷的时期,制造业作为资产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重资产行业,在目前劳动力、原料以及物流等成本不断增长的时期能取得如此增长,可以说是近两年供给侧改革、《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多重政策共同形成的合力所带来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首次明确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如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上,他们普遍认为,要继续推动《中国制造2025》迈向深入,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破解当下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基础要强

记者在行业有关专家那里了解到,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基础领域在制造业扩张的同时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水平稍显落后,长期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外来“植入”性强,自主基础研究不足,底层技术和配套产业基础技术支撑乏力、发展不均衡。通过“举国之力”实现的重大技术装备的突破多是整机领域,无法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专家表示,这就造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空心化”的症状。现在,我国高端装备的基础关键零部件,特别是运动部件,如阀门、伺服电机、发动机、减速机、自动变速箱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不久前,国家发布了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提出工业强基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任务,决定制造强国战略的成败。制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与工业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的工业基础体系,基本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国家重大工程的需要。

总体看,国家基础工业的欠帐比较多,近几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领域投资了将近100亿元的资金,但和其他科技重大专项动辄几百亿元或上千亿元的投资相比还是很少,更和基础产业庞大的产业规模以及复杂的产业体系不相匹配。

专家认为,目前的工业强基专项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工业基础上千亿元的资金需求。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应该认真梳理下游产业的需求,遵循问题导向、聚焦突出矛盾和明显短板的基本原则,注重解决产业链的瓶颈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推进计划,明确重点任务,重点突破。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