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网络众筹弊端凸显 信息公开应是标配

行业分类:经济金融 发布时间:2017-03-25 10:35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网络众筹受到了关注。日前,零壹财经发布《2016年中国互联网众筹年度报告》称,2016年年末国内已上线608家众筹平台,其中倒闭、跑路、歇业等问题平台和已转型平台至少达到271家,正常运营平台仅剩下337家。近日,有调查显示,76.8%的人参与过互联网众筹项目,参与最多的类别是产品众筹(43.5%)。63.3%的受访者呼吁众筹项目应做好信息公开和财务公开。

有学者预言,未来30年将是众筹的时代。从欧美最具代表性的众筹网站“即刻开始”2002年创建至今,互联网众筹也只有15年的历史。其进入中国的时间更短,2011年才开始起步,但短短几年时间,公众对众筹已不再陌生,其在创业领域和公益领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有数据显示,轻松筹大病救助板块2015年筹集了1.8亿元,2016年共帮助了138837个大病家庭。

众筹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受众范围广,发起融资项目门槛低,投资金额准入少。但这些优点也恰恰就是众筹风险大的缺点所在,受众多则社会影响大,门槛低则监管难,已经发生的平台倒闭、跑路所带来的法律问题不容忽视。而要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依法管理、依法治理、依法规范的有效手段就是公开。

从众筹的回报方式看,可分为公益众筹、奖励众筹、债权众筹和股权众筹四类。每一类的众筹,都应当有一定的准入和退出门槛,这既包括平台准入和退出门槛,也包括项目准入和退出门槛;同时,由谁来监管平台的准入和运营,平台应当承担何种监管职责,都应当有规定,并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如此,互联网众筹才会有章可循。

尽管众筹形式多样,但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应当在现有的法律体系内运营。如从民事法律的角度看,股权众筹就不得违背证券法的相关规定;从行政法的角度看,慈善众筹应当按照慈善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操作;从刑法的角度看,任何众筹都不得触碰其底线,诈骗自然在重点打击之列,也不得以众筹之名行非法集资或非法经营之实。

而上述这些都有赖于职能部门加强监管,职能部门既要对平台是否合法运营予以把关,也应当对平台运营进行信用评价,信用评价的等级必须在平台显要位置进行公示;及时通报平台违规运行的情况,以供公众查阅,以便公众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参与。

当然,加强自身的监管是平台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平台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加强审查、备案和跟踪管理,还要如公众所期盼的那样,做好信息公开和财务公开,最大限度地获取公众的信任。毕竟,唯有公开,公众的监督权才能得到保障,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提高。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