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第四次工业革命如何创造中国机遇

行业分类:农业纺织 发布时间:2017-06-02 11:16

对于制造业来说近段时间的发展还是不错的,据相关产业的报道,在“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这是写在国务院2015年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里的开篇的话。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计算机时代,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对制造业的历次重塑改变的不只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有国家命运和世界格局。

2009年12月美国政府公布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开启了“再工业化”的序幕,随之而来的,是“工业互联网”计划的全面铺开。2013年4月,德国推出“工业4.0”,“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的前夜,中国也拿出了自己的方案:2015年,《中国制造2025》——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印发。

这一次,在新时代即将开启之际,中国和世界一道,拥抱新的机遇。

兼收并蓄的行动纲领

从制定到执行,兼收并蓄,广泛吸纳国内和国际各方意见,是《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以德国为例,“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合作对接渊源已久。2013年4月,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同年10月,中德两国宣布,将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共同推动新工业革命和业态。

为此,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认为,“德国的制造理念和制造品质在全球是有目共睹的,德国的技术和中国的市场如果能够对接起来,将产生非常大的合作优势。”不仅如此,张建平表示,“德国的技术和中国的资本之间也有非常好的对接优势。”

不仅是德国,中美两国也就“中国制造2025”与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进行过交流。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对美国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及“中国制造2025”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美国高端制造业企业对华投资合作的意愿在不断增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国外的机构意见建议对我们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的制定还是组织实施过程,我们始终秉承公开、透明、开放的原则。制定过程中,我们问计于内外资企业,许多跨国公司也积极做出响应,为我们制定《中国制造2025》贡献了智慧。”

从2015年到2017年,“中国制造2025”方案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工业“四基”发展目录等绿皮书为补充,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面协同的政策体系。同时,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还成立了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培育建立了19家省级创新中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在加深,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创新载体也在不断涌现。

一视同仁的发展机遇

“自主发展,开放合作。”在发展机会上公平对待,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原则。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明确写道:中国要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中国进一步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各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也更加看好。

关于中外企业在中国的合作,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曾这样形象地比喻:“一花不是春,百花春满园,中国与发达国家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空间很广阔,通过构建多方协作的平台,‘中国制造’的性价比能够插上高精尖的翅膀,完全可以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好第三方的市场,实现多方之间的互利共赢。”

5月19日,被称为国内“工业4.0”应用典范的宝马新大东工厂在辽宁沈阳正式开业。这座投资76亿元人民币的新工厂,充分实现了德国的“工业4.0”理念与“中国制造2025”的契合,是宝马集团深耕中国本土市场的又一战略举措。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