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传统制造业应依靠哪些方式实现发展转型?

行业分类:机械化工 发布时间:2017-09-21 13:24

说起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智能化提升”常见诸报端。可是具体依靠哪些方式顺利实现转型?是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近日,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在无锡举行。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作了题为《制造若干智能技术》的演讲。他认为在工业4.0时代,制造企业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与此同时,“硬能力+软能力”以及以数据驱动实现数据监管等也是企业转型的重要一环。

李培根强调,以产品为载体,落脚在车间现场,才能扎实推进企业的智能制造。并且,智能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也能够确保产品的独特性,确保质量、绿色和高效。

“我国的企业以前以生产为中心,后来提出要以市场为中心,但这还不够。”李培根认为,现在制造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要深入研究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用产品的各种延伸服务属性来体现这一理念,甚至可以让客户参与到某些生产过程中,让客户进入到车间。或者客户不需要到现场查看,在计算机上就可以看到加工质量等情况。如果能实现这些,客户就能够感受到高度信任度,这也是处处为客户着想的体现。

不仅如此,“硬能力+软能力”也是企业转型的另一个重要层面。

“说到硬能力,不能不提到机器人,现在机器人很热门。这的确是未来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境,现在,在许多装配线上能够看到机器人的身影。”但李培根同时指出,“严格说来,这还不是智能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的重要特性即‘人机共融’,这就需要机器人懂得理解人的意识,要求机器人具备更高的智慧。”

“在日本有一款fanucCR-35IA机器人,不需要安全围栏。这个机器人有两种工作模式:高速工作和协作工作。配上安全激光扫描仪后,机器人可以在两种工作模式中自如切换。高速工作模式下,机器人动作特别迅速,最大运动速度可达750毫米/秒,某一范围碰到人,会自动切换到协作工作模式,保证安全。”李培根说,在未来制造业里类似的机器人可能会用到很多。

在李培根看来,机器人是未来制造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在,机器人在围栏里与人隔开工作,未来机器人将与人一起工作,与人共融,与人协同。但需要强调的是,机器人若要懂得人的意识,对机器人的要求也将是非常高的。

软能力则较为隐性,但却不可或缺,各种软件、大数据分析甚至文化都是软能力的内容。比如现在流行的增强现实技术,通过增强现实观感可以方便工人做许多工作。

当然,智能制造仅是制造业的一个大的发展方向,李培根同时提醒企业需要根据各自情况定位,不能盲目追求智能化。“未来,很多人类的体力劳动和一部分脑力劳动会被机器与智能系统取代,这是不可抗拒的大势。但是大家也不必恐慌,认为这会造成就业危机,因为随着科技进步,一定会不断有新的工作岗位出现。”李培根说。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