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现实比幻想更加惊心动魄——《太空救援》

行业分类: 发布时间:2018-01-02 09:20

2017年的全球电影行业,除好莱坞电影外,涌现出了一大批的高品质作品,即将于2018年1月12日,在中国上映的《太空救援》就是其中之一。《太空救援》首次以俄罗斯的视角对历史上苏美“星球大战”做出了解读,同时也仿佛是对好莱坞历来的太空题材类型商业片进行的回应。今年10月5日,以俄罗斯航天历史上真实的太空灾难“礼炮七号失联事件”改编的电影《太空救援》在本土正式开画,首周末票房达到700万美金(人民币约4560万),打破了俄罗斯本土首周票房记录,IMDB评分达到7.3分,票房与口碑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被誉为“2017年最期待的太空片”。

电影《太空救援》的故事背景是20世纪70至90年代,彼时苏美两国进行“星球大战”,在太空科技领域进行竞赛,苏联主要发展空间站、人造卫星,美国则致力于发展航天飞机,“阿波罗登月计划”等。

1971年到1991年,苏联开始实施太空空间站“礼炮计划”,1982年该计划的最后一个空间站“礼炮七号”发射升空。《太空救援》的开端就是基于其中一段真实的故事——1985年礼炮七号太空站突然在轨失联,这是一次重大的航空灾难,如果无法与礼炮七号取得联系,那么等待这个太空站的结局只有两种,一是损坏过度最终陨落,二是被击落,但这两种结果对于当时的前苏联、甚至地球而言都存在不可预计的伤害,于是前苏联派遣宇航员,在太空寻找到“礼炮七号”,并在几乎不可能的环境下对礼炮七号进行修复。

这是一场无法回头的冒险,与地心引力中的自救不同,这更像是一趟自杀之旅。

真实的危机感在《太空救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一点也不避讳的展现出人类生命面对整个浩瀚宇宙的苍茫与无力。被冰雪覆盖的太空舱、零件渗水起火引发的火灾、氧气稀缺生死抉择等,甚至彼时前苏联政治原因军方与航天局、苏联与美国之前存在的分歧也首次被公开提及,在国家利益面前是选择宇航员的生命还是保证国家安全、是离开同伴保全性命回到家人身边还是同生共死……这类问题被《太空救援》一一摆在公众面前,这一次两位宇航员面临的宇宙是孤独、冰冷、美丽又残酷的。

电影手法极为克制与内敛,没有刻意渲染悲情的气氛,而是一种对历史的陈述,而真实的故事往往更有触动灵魂的力量。甚至电影配乐也是更加注重苍茫感,壮阔厚重,击打人心。

《火星救援》塑造了一个乐观幽默的马特·达蒙,《地心引力》开端茫茫太空更是一次度假之旅,好莱坞电影的标准英雄模式,是勇敢而幽默的。《太空救援》则体现的是地道的俄罗斯人的强悍与粗狂——前苏联宇航员不是好莱坞电影里塑造出的冰冷古板的军官形象,他们在茫茫外太空也不忘记来杯伏加特,他们抽烟,说着黄段子,在生死面前显得桀骜不驯,但是内心深处有着对国家、对亲人的温情。这是地道的俄罗斯人对于前苏联帝国的记忆,然而,在细节上,又表现出了这个民族对于艺术的独有的天分,这可是诞生柴可夫斯基、普希金的民族。

比如太空舱里冰雪融化后在空中飘动的水珠,从太空上观望地球浮现的极光,太空站升空时俯瞰地球的大远景……这些场面是电影刚硬气质下迸发的美丽。

这就是真实和幻想的区别,面对茫茫太空,人类开始一次一次史无前例的探索,血肉之躯创造奇迹,人类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随时准备牺牲,随时准备战斗。与《太空救援》中有血有肉的宇航员先驱相比,热门商业大片中动辄以未来科技、超能力拯救地球、纵横宇宙的超级英雄相比,《太空救援》显得分外真诚而朴实,没有超现实的科幻打斗与电光闪烁的刺激画面,它只是把一切真实还原,以人为核心的着力点。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