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基础教育领域首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

行业分类:办公文教 发布时间:2018-01-22 14:21

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职称评选也受到不断关注。最近,我省第二批正高级教师名单新鲜出炉。虽然不如第一次那般轰动,但中小学教师成“教授”,依然牵动公众的眼球。

2015年,在前期充分试点的基础上,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统一为初、中、高级。其中,在基础教育领域首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被坊间解读为中小学教师也可以评“教授”。

从国家层面而言,这样的改革旨在破解20世纪80年代“封顶式”中小学职称制。由于到“副高”就封顶了,导致许多正值壮年的中学教师失去追求目标,进取精神开始弱化,甚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蒙混度日。“正高评审”的创意出台,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可以消解上述“封顶式”职称评审的遗憾,释放创造型教师的教学活力。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问题。比如,如何处理正高级职称与特级教师之间的关系,就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化解。

众所周知,特级教师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并不纳入全国或者地方的职称系列。但是,它在教育系统甚至整个社会上的品牌效应非常显著,在中小学教师长期不能评“教授”的情形下,特级教师其实扮演了“替代者”的角色。特级教师这个荣誉,除了师德之外,更注重于参评教师的学术水准,希望特级教师们能起到学术领军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帮助和引领身边的教师不断提升素养。如果说院士是高等教育的领军者,那么特级教师长期以来就被视作基础教育的领头羊,堪称中小学教师中的“院士”,学术成就和声望是其评选的核心因素。此外,很多荣誉称号不会与工资待遇直接挂钩,而评上特级教师之后,待遇补贴等立马提升,甚至比职称晋升还明显。

正因如此,正高级教师的评审出台后,特级教师所扮演的“替代者”角色就应该终结了。否则,两者就会产生重叠乃至冲突。特级教师评选已经持续数十年,而正高级教师的评审才刚起步,导致现在参加正高级职称评审的大多是特级教师的现状,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

换言之,特级教师要么回归荣誉本色,要么就索性停止评选,将之纳入中小学正高级职称系列中。原先已经评上的特级教师们,大多符合评选正高级教师的条件,可以考虑对照相关要求进行审核,对于符合条件者一次性集体转为正高。这不仅极大地节省了众多顶级教师的时间成本,还可以为排在后面的其他教师腾出位置。而且,取消特级评选,可以把名额添加到正高级教师的指标之中,让优秀教师们不再排着长队望洋兴叹。所以还不如在正高级教师基础上,再参考借鉴针对高校学者的“千人计划”或“院士”等荣誉,设置新的高端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