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13岁的儿童节和31岁的儿童节有啥区别?

行业分类:办公文教 发布时间:2018-06-01 15:25

每年儿童节最热闹的都是朋友圈,一对大朋友跑出来各种秀节日祝福。今天又是儿童节,显然我们的朋友圈里又会冒出一堆自称要“过节”的油腻中年男和大龄女青年。

先分享最近的一件小事,我的一个小外甥,今年8岁,他的性格是那种好奇心很强的,碰到什么事都要问“为什么”,真是移动的“十万个为什么”。

上周末见面时他问了我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我不知道怎样回答,他问:为什么我们打电话完了,要“结束通话”是叫“挂电话”?

这真的一时把我问懵了,现在年少一代真的几乎不太可能看到而要“挂”才能结束的电话了,现在都是智能手机,按一下就结束通话了。

儿童节策划:13岁和31岁,有哪些区别?

这件小事,反映了一个现象:年少一代和现在的青壮年、中老年的最大差别,还真的不是年龄造成的生理差异,而是认知和三观的差别。 有一些差别甚至是双方都无法想象的。

这就是代沟——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与现在的小朋友越来越无法沟通呢?

日本有一个延续半个多世纪的热门搞笑节目:《笑点》,就在前一阵子,节目里面的相声演员回答了网友的一个奇葩提问:18岁和81岁有什么区别,引起了网络上的大范围讨论:

“在路上驾车横冲直撞的是18岁,逆行的是81岁”

“心灵脆弱的是18岁,骨头脆弱的是81岁”

“沉溺恋爱的是18岁,‘沉溺’在浴缸的是81岁”

“仍然什么都不懂的是18岁,已经什么都不记得的是81岁”

“希望参加东京奥运会的是18岁,希望活到东京奥运会的是81岁”

“展开探寻自我之旅的是18岁,出门不回、让大家去寻找的是81岁”

“心砰砰跳的是18岁,心悸无法停止的是81岁”

“想要早点到20岁的是18岁,想重回20岁的是81岁”

18岁和81岁的区别似乎对我们来说有点难以想象,毕竟每个人都年轻过,但不是每个人都年老过。

如果换成是“13岁和31岁有什么区别”,你能说出来多少呢?

把你的周杰伦删掉,00后只听TFBoys

想起当年年少时,年轻的象征就是听周杰伦,现在,岁月就是一把“杀伦刀”了。

所以,今天如果你想装成00后儿童,请分享几首TFBOYS在你的朋友圈吧!

日本最近一项调查发现,很多年轻人即使关系很亲密,认识了3-5年,也极少称呼对方的真实名字(或者是由真实名字缩短的昵称,比如姓王的叫“小王”),交往时都只称呼对方的网名,或者常玩游戏里角色名。

所以,别再叫别什么王总、李总、刘姐、赵哥。。。那是老土的称呼了。

改喊“用伱.啲諎”、“纯情⑦鈅”、“伪装、轩唲↘”、“尐吖头脾气拽”、“濄溡啲莮孓”等等这类的网名吧!

不过有时这个新时代的习惯可能会引起一些尴尬,有一位在车站工作的网友称,有一次碰到一个乘客为好友叫救护车,虽然他们声称自己认识很久,却无论如何都在医生前叫不出对方的真实全名,这可是尴尬万分了。。。

别用指针时钟,请用数字表

早前,英国一则新闻“年轻一代只会看数字表”引发了全球的巨大关注。

这个报道是说,现在英国的年轻人很多都不会看指针式的钟面,只会看数字式的钟表。

有很多老师走出来说话证实,说现在的小朋友基本上不习惯看指针式的钟面,因此,为了方便学生,目前很多学校教室、考试场地等等都改为放数字表而不是指针钟了。

这新闻,吓得我赶紧把我的“劳X士”扔了,换上了“小X才电话手表”。

有人认为,以前我们人类是用“铜漏滴壶”、“日晷”来计时,到后来发展成指针时钟,现在变成数字计时,这时科技进步的正常结果。

可以预见,当我们这些只会看数字表的小朋友长大后,指针时钟也会像当年的“日晷”一样,被淘汰在岁月里了。

时钟被时间淘汰了,还是挺讽刺的。。。

放开你的电脑,多玩手机

会跟指针表一起被淘汰的,还有台式的桌面个人电脑。

国外一项研究也表明,现在年轻人对桌面个人电脑的利用率相当低,电脑操作、键盘打字、鼠标运用等等这些当年我们必学的技能,现在都不是每个年轻小朋友所必须了解的了,相反,手机、平板等运用变得十分多。

相比起我们,年轻一代都普遍更注重自我的体验。

之前网上有一个争议,说一位老板在网上吐槽,说现在刚入职场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加班,每天做完自己的份内事就下班,老板说这不是正确的工作态度。这个争议,彻底变成了年轻人与老一辈人意见正反的两极。

我们这一代人觉得,当年我们也是这么加班加点地奋斗过来的,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机会。

但年少一代则觉得,我把工作做完了,剩下的下班时间就是属于我的,我可以自由支配。

在最近一篇热文:《凌晨3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里,这样的争议又重新出现。有人赞扬这样的加班精神,说:你以为国家的发展是靠3点钟时在睡觉做梦的人吗?是靠那些3点钟没在做梦的人的努力。

但也有人(主要是新一代年轻人)认为:这根本不是人过的日子啊!

在日本,有年轻人就把这种我们上一辈的“任劳任怨”精神戏称为“社畜”,认为这是跟畜生一样不可取的,只追求奉献给社会集体,没有个人的精神。

究竟哪一方的意见会胜利?我觉得年轻人肯定会赢,不是因为他们说的有多对,而是他们有的是青春,有的是时间。

我们这些“社畜”精神,相信最终也会沉入土中。

有关“13岁和31岁有什么区别”,我们还可以说出很多很多,但最终你都会发现,自己与当前少年儿童的最大差别,绝不是生理层面的,而是心理上,精神上,认知上的巨大鸿沟。

面对这个来自时代变迁的巨大鸿沟,我们该怎么办?

是墨守成规,还是坦然接受勇于面对?

我想,儿童节的意义并不只是让我关心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因为我们的未来,并不是决定在我们这些31岁、41岁、51岁的人身上,而是决定在那些13岁、14岁和15岁的人的脑海中。

正如德国哲学家尼采在《历史学的利与弊》里说的:

“如果你们想读传记,就不要想读那些带有‘某某先生与他的时代’的口头禅的传记,而要读封面上必须写着‘一个反对自己时代的战士’的传记。”

最后,祝天下的大小儿童都儿童节快乐!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