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百科 > 百科详情
济南市机械装备制造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分类:产业扶持     发布日期:2019-08-20     来源:济南市经信委装备
1425       0

机械装备制造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到2020年,为把我市装备制造业做大做优,实现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特制定2016—2020年我市机械装备制造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期为5年。

一、产业基本情况

(一)发展现状

2015年,全市机械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834家,从业人员13.1万人,总资产138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15亿元,同比增长11%,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9%;主营业务收入1477亿元,同比增长12%,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7%;利税175亿元,同比增长18%,比“十一五”末增长了22%。2015年机械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占到全市的26.1%、24.1%、25.6%,在全省17个地市中排名第5位,在全国15副省级城市中,我市装备制造业综合经济指标排名第7位。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8家、省级技术中心26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8家,中国、山东名牌产品分别为5个和18个。

(二)产业优势

机械装备制造业是我市主导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较大。“十二五”后期,虽然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处于下行周期,经济持续低迷,内需外需严重不足,但我市机械装备制造业化危为机,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保持了经济相对平稳增长,产业基础得以巩固,产业优势更为明显。一是产业基础雄厚。济南机械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6个产业类别:数控机床、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仪器仪表、工程机械、通用机械制造等。其中,数控机床、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是济南市机械装备工业的优势产业。二是优势企业众多。拥有一机床集团、二机床集团、铸锻所、锅炉集团、齐鲁电机、重工股份、省电力设备厂、爱普电气、济南变压器、鲁能智能、柴油机厂、大汉机械等骨干企业群体,在数控机床、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内燃机等重型机械制造领域,制造技术总体到达了国内领先水平。三是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数控锻压机床生产已跻身于世界前列,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空冷汽轮机、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功率柴油机、万能试验机、大型磨煤机等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第一位;大中型数控机床、超临界变电设备市场占有率达到30%。四是重点骨干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高。 6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3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五是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占比例达到18%,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数控锻压设备关键制造领域打破了国外的封锁和垄断,新产品比重持续增长,对总产值的贡献率达到了35%以上。

(三)困难与不足

一个时期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偏紧、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产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装备产业利润增幅持续回落并低于产销增幅。在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我市机械装备产业利润累计增幅低于产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二是产品价格指数仍在低位。受需求不足的影响,机械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挤压。三是应收账款持续增加,企业资金更加紧张。由于国内承兑汇票的泛滥和三角债的蔓延使部分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资金紧张状况加剧。四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结构不合理,中低端产品产能相对过剩。五是大企业集团(2015年底,年主营业务收入过20亿元)企业为数不多,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较为薄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二、当前的经济形势

(一)从国际上看

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发展环境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对我国机械装备工业转型升级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步伐加快。在新一轮发展中,美、英等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发达国家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并不是简单的制造业回归,而是对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是制造业的升级和以发展新兴产业为核心的结构转型,其目的是抢占高端制造市场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二是新兴国家也在加快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如印度、巴西等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推出一连串的吸引外资的重大政策,利用本国人口数量和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打造新一代的“世界工厂”。三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英国提出制造业数字化引领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德国提出“工业4.0”,其目的都是在人类迈入信息时代的前夜,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重塑制造业竞争力;通过互联网、高科技、大数据、虚拟制造信息技术与实体制造技术融合,实现智能制造。

国际产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在未来一个时期,围绕市场、技术、资本、产业转移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这都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形势倒逼我们必须向高端装备制造转变。同时,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蓄势待发,生产方式加快向智能化、协同化、网络化、服务化方向演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也为加快我国机械装备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从国内看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与以往明显不同的发展形势,虽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一是国内宏观环境向好。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创业创新等支持实体经济的重大举措相继出台,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出台,阐明了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使得经济建设工作更加宽松公平、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加快形成。二是我国“互联网+”推动了 “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快速地推进新一代信息网络向综合、智能、融合、渗透方向发展,大范围地集成移动互联、大数据、社交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新型人机交互、物联网等新型技术综合应用,大跨度地实现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线上线下一体化(O2O)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再造商业模式的经济共享,为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创造了必要条件。三是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机械装备工业已经具备了独特的国际比较优势,产品门类齐全,加工制造能力巨大,并具有较强的性价比优势。今年国家一批新重大项目的启动和加快推进京津冀、“一带一路”以及长江经济带建设,必将为机械装备工业发展提供新的历史机遇。四是全市经济工作也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加快提质增效升级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已经出台的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年内开工建设的济青高铁、菏泽至日照城际铁路和济青高速扩容等项目,以及我市绕城高架的全线开工建设、即将实施的三纵三横轻轨项目、刘长山路延长线等也为我市装备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总之,我们既要看到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不适应和困难问题,又要看到宏观政策环境带来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迎接挑战。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科学认识新常态下机械装备产业新特征,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经济总量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积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以智能装备为引领的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强化数字化战略,持续推进发展高端、夯实基础、优化管理,继续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培育扶持自主品牌,促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推进企业优势资源整合,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全方位提高机械装备产业竞争能力,促进全市机械装备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稳中求进,拓展发展空间。机械装备产业需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创新驱动,加强内生动力,结合机械装备产业市场需求呈现总量扩大、结构升级和个性化多样化特征,为机械装备制造业稳定增长拓展发展空间。

2、坚持融合发展,推进智能制造。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以实施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改造为机械装备产业“两化融合”的着力点,加快机械装备制造业与信息网络业、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融合,促进机械装备制造技术的升级。

3、坚持自主创新,兼顾引进技术。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强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引导企业逐步由依赖引进技术向自主创新转变。

4、坚持全球视野,实施国际战略。加快实施机械装备产业国际化战略,吸引人才与开发并举,投资并购与当地建厂齐进,加强标准提升与出口装备同步,“走出去”要站的稳,走得远。

(三)规划目标

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机械装备制造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00亿元,年均增长8.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0亿元,年均增长9.68%;实现利税250亿元,年均增长11.2%;。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发电设备、变电设备等具有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的4大主导产业,形成50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集团,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00家,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0家。装备制造业综合经济指标在全省17个地市中争取进入前2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争取进入前6位。

重大装备自主生产取得突破,数控机床、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等重大装备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点产业机械装备制造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机器人等现代化智能装备迅速崛起,引领产业高层次转型升级,产业配套能力与水平大幅度提高,信息技术在装备制造业广泛应用,打造高水平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使济南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高端装备产业城。


展开更多

0条评论

0条问答

百科
政策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