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入伏!我们该怎么办?
 
 
明天入伏!我们该怎么办?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今年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是6月27日(庚辰),第二个庚日是7月7日(庚寅),第三个庚日是7月17日(庚子),所以2016年从7月17日开始入伏,初伏从7月17日~7月26日共10天,中伏为7月27日~8月15日共20天,末伏8月16日~8月25日共10天。今年三伏历时40天。

 
图片报道
更多..入伏
  • 你以为这几天已经很热了,外出一趟马上汗流浃背真令人难受,其实,明天入伏以后,真正的桑拿天才刚开始。“热”是这几天来全国的主题,中央气象台昨天发布高温预警,预计全国多地出现40℃高温。明天起也将正式“入伏”,据青岛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本周我市以晴天和多云为主,将持续高温。 “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风力较小”,预计青岛将迎来“桑拿周”。
  • 明日入伏,古人对于天气的精辟总结,三庚三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关于三庚三伏,你了解多少呢?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
  • 明日入伏,三伏天里,我们要“享受”高温的炙烤,难免“身心俱损”,那么,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湿对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可常吃些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
  • 入夏多日,天气也越来越热,三伏天转眼即至,每年的这个时间段,都是老年人贴三伏贴的高峰期,为什么要贴三伏贴,怎样才是正确的贴法,贴三伏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中医专家围绕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和使用三伏贴。
  • 关于三伏天,我们不仅要做好忍受高温炙烤以及防暑消夏的各种准备,其实,还是有一些值得期待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比如说,三伏天里的民间传统美食。
  • 酷暑最难耐,坐在那里不动弹都可以汗流不止,何谈稍稍运动?酷暑临近,连日来,医院里感冒、发烧、头疼、胃肠不适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逐渐增多,有的老人还诱发了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防暑降温呢?在此中医院专家提供一些夏季防暑的小常识帮您安度盛夏:
  • 或是太热,或是太热引起的身体不适,或是太热引起的心烦意乱,总之,都是太热惹的祸,每年的三伏天都是失眠的高峰期,许多人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浅睡易醒、睡眠时间短等现象,对于心血管不好的中老年人而言,睡眠不足尤其要引起重视。
  • 7月份到来,天气逐渐炎热,“三伏天”也随即而来。三伏天是中国农历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一段时间,它是一年中气温最高而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气温节节攀高,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暑热暑湿就成了我们防范的重点。
  • 随着小暑节气的到来,天气越来越炎热,三伏天受到关注,但很多人对三伏天的计算却并不了解,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计算三伏天时间。
  • 夏季炎热的天气让人身体不适,所谓的“三伏天”更是代表了一年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但很多人对三伏天还不够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什么是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