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柳一煤机 |
型号: | BRW(MRB)125/31.5 |
工作压力: | 31.5 |
柱塞直径: | 40 |
重量: | 1600 |
转速: | 1475 |
柱塞数: | 3 |
材质: | 铸铁 |
驱动方式: | 电动 |
用途: | 增压泵 |
类型: | 液压柱塞泵 |
泵轴位置: | 卧式 |
叶轮数目: | 多级 |
叶轮结构: | 封闭式叶轮 |
流量: | 125 |
规格: | 两泵一箱,一泵一箱,单泵体,乳化液箱 |
原理: | 柱塞泵 |
柱塞行程: | 66mm |
电机转速: | 1475r/min |
电机功率: | 75mm |
1、概述
1.1产品特点
BRW125/31.5型乳化液泵产品系列以通用的曲轴箱为基础,派生出相应的压力参数,本系列泵与乳化液箱组成乳化液泵站,主要为中、厚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液压支架提供动力源,也可以用于地面工作液相同的其它液压设备。
该泵是由防爆异步电机通过一轮胎式联轴器带动转动,泵站由两台泵一台箱组成。一台泵使用,一台泵备用,如工作需要,也可两台同时使用。
1.2产品名称、型号说明
型号含意:B R W 125/
公称压力(MPa)
公称流量(L/min)
卧式
乳化液
泵
执行标准:BRW125/31.5乳化液泵执行:MT/T188.2-2000
1.3使用环境条件
1.3.1在海拔不超过2000米环境使用。
1.3.2在环境温度0℃~40℃下使用,若超过此范围,与供方协商。
1.3.3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应无长期连续淋水的地方。
2、主要技术参数
2.1乳化液泵技术参数
型 号 |
BRW125/20 |
BRW125/31.5 |
|||||
进口压力 |
|
|
常压 |
常压 |
|||
公称压力 |
P |
MPa |
20 |
31.5 |
|||
公称流量 |
Q |
L/min |
125 |
125 |
|||
曲轴转速 |
n1 |
r/min |
561 |
561 |
|||
柱塞数目 |
Z |
|
3 |
3 |
|||
柱塞直径 |
D |
mm |
40 |
40 |
|||
柱塞行程 |
S |
mm |
66 |
66 |
|||
电机功率 |
N |
KW |
55 |
75 |
|||
电机转速 |
N |
r/min |
1475 |
1475 |
|||
电机电压 |
U |
V |
660/1140 |
660/1140 |
|||
外形尺寸 |
泵 |
L×B×H |
832×770×454 |
832×770×454 |
|||
泵带电机低拖 |
L×B×H |
2166×838×980 |
2166×838×980 |
||||
重量 |
泵 |
Kg |
580 |
580 |
|||
泵带电机低拖 |
Kg |
1560 |
1600 |
||||
液箱容积 |
V |
L |
1000 |
1000 |
|||
工作液 |
乳化油与中性水按5:95重量比配制而成的乳化液 |
||||||
安全阀出厂调定压力 |
PA |
MPa |
22 |
34.7 |
|||
卸载阀出厂调定压力 |
PZ |
MPa |
20 |
31.5 |
|||
卸载阀恢复工作压力 |
泵额定压力的75~85%左右 |
||||||
配套乳化液箱 |
型号 |
X10RX XR125/10 |
|||||
2.2配套电机技术参数:
配套电机型号 参数 |
BRW125/20 |
BRW125/31.5 |
|
YBK2-250M-4 |
YBK2-280S-4 |
||
电机电压 |
V |
660/1140 |
660/1140 |
电机功率 |
KW |
55 |
75 |
电机转速 |
r/min |
1470 |
1480 |
3、工作原理与结构
3.1乳化液泵组
BRW125/31.5型系列乳化液泵组是卧式三柱塞往复泵,选用四极防爆电机驱动,经一级齿轮减速,带动三曲拐曲轴旋转,再经连杆、滑块带动柱塞作往复运动,使工作液在泵头中经吸、排液阀吸入和排出,从而使电能转换成液压能,输出高压液体,供液压支架工作时使用。
乳化液泵、电动机、轮胎联轴器等固定于滑撬式底拖上组成乳化液泵组。
3.2乳化液泵
本泵由传动箱、高压钢套、泵头等部件组成。在泵的排液腔装有调整好的安全阀及自动卸载阀。在底拖上装有蓄能器通过连接管件与卸载阀相连。
箱体是安装曲轴、减速齿轮箱、轴齿轮、连杆、滑块及泵头的基架,又是承受运转过程中负载的主要受力部件,采用了高强度铸铁整体箱形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钢性。
齿轮采用优质合金钢、硬齿面、具有高强度的传动精度。
曲轴选用优质锻钢制成,轴瓦为专用的薄壁瓦,滑块隔离腔油封采用专用耐油耐磨橡胶。
连杆大头选用剖分式,便于安装及拆卸。小头选用圆柱销形式,工作可靠。
在箱体曲轴下方设有磁性过滤器,以吸附润滑油中铁磁杂质。
在进液腔盖上设有放气螺堵,以放尽该腔空气。
柱塞选用优质钢表面喷镀硬质材料,经精密磨削,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和防腐性。柱塞密封为多道密封结构形式,具有良好密封性能及使用寿命。
吸、排液阀为菌形锥面,不锈钢材料制成。泵头下部安装三组吸液阀,上部安装三组排液阀。
泵头排液阀一侧装有安全阀,另一侧为自动卸载阀。
3.3控制装置
3.3.1安全阀
安全阀由阀壳、阀芯、阀座、弹簧座、阀垫以及弹簧等部分组成。
安全阀是乳化液泵的高压保护元件,它的调定工作压力为泵站工作压力的110%~115%,来自乳化液泵的高压乳化液通过阀座,经阀芯、弹簧座作用于弹簧上,当乳化液压力小于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在弹簧作用下,安全阀关闭;如果乳化液压力大于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液压克服弹簧的作用力,阀被打开,泵就泄液。
为防止开启压力的超调,本阀采用浮动装配方法,在高压开启前阀芯先行移动,使阀在运动中开启。
调整弹簧的作用力即能改变安全阀的开启压力。
3.3.2卸载阀
3.3.2.1功能:
A当液压系统压力超过阀的调定压力时(如支架停止用液时),卸载阀动作,把泵排出的乳化液直接送到乳化液箱,使泵站处于空载下运行。节省电能,并延长使用寿命。
B当供液系统压力低于规定压力时(调定压力的75~85%),泵站又重新恢复供液状态。
卸载阀由单向阀、主阀及先导阀等部件组成。
3.3.2.2工作原理:乳化液泵输出高压乳化液进入卸载阀后,分成四条控制液路。
第一条:冲开单向阀向支架供液。第二条:冲开单向阀的高压乳化液经控制液路到达先导阀阀杆的活塞腔,给先导阀向上的一个推力。第三条:来自泵的乳化液经中间的控制液路和先导阀下腔作用在主阀的推力活塞下腔,使主阀关闭。第四条:经主阀阀口,是高压乳化液的卸载回液液路。
当支架停止用液或系统压力升高到超过先导阀的调定压力时,作用于先导阀高压乳化液开启先导阀,使作用于主阀推力活塞下腔的高压液体卸载回零,主阀被打开,这样来自泵的液体经主阀卸载回乳化液箱,同时单向阀在乳化液的压力作用下关闭,此时单向阀后腔形成高压密封腔,从而维持阀的持续开启,实现阀稳定卸载状态。泵处于低压运行。
当支架重新用液或系统漏损,单向阀后高压腔压力下降至卸载阀的恢复工作压力时,先导阀在弹簧和液压力的作用下关闭,主阀在推力活塞下腔重新建力起压力,使主阀关闭,泵站恢复供液状态。
调节卸载阀的工作压力时,需调节先导阀调整螺套,即调节先导阀蝶形弹簧作用力,其调定压力出厂时为泵的公称压力。
3.3.3蓄能器
本箱采用气囊式蓄能器,外壳是个长圆形钢瓶,内装胶囊,囊内充氮气,容积约为25升,一头装有充气阀,另一头与高压乳化液相通,有一菌形阀保护胶囊。
3.3.3.1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泵的压力脉动和稳定卸载阀的卸载动作。压力增高时,氮气被压缩(压入一定量的高压乳化液),当压力下降时,氮气膨胀(释放一些乳化液出来)。这样就起了缓冲作用,使系统的液压元件管道工作寿命延长。
3.3.3.2蓄能器充气:充气的气体是氮气,不能充空气和氧气,否则可能引起爆炸。
充气方法有两种:
A充气瓶直接过气法:
充气时按图接好后,拧开氮气瓶上的开关,由于氮气瓶的压力比蓄能器里气体压力高,所以氮气自然压入蓄能器里去了,直到压力表上指示所需要的压力为止,然后关闭开关,注意:充气不要过猛,以免充气阀的橡胶塞子冲到胶囊里去。
充好氮气后,将氮气瓶关掉,再拧松充气阀上的放气螺栓,把充气管的压力泄掉,然后才能拆下充气管和充气附件,充气工作完成。
B用蓄能器增压法
如果蓄能器要求气体压力较高,氮气瓶中的气压较低,不能满足充气要求时,若具有二套充气附件和二个蓄能器,则可以采用增压的方法解决。具体如下:首先用氮气瓶直接过气法,将二个蓄能器都充好氮气,然后把二个蓄能器上的充气阀的进气口用充气管连起来,这样一个蓄能器相当于氮气瓶另一个蓄能器当作被充气的蓄能器,把相当于氮气瓶的那个蓄能器的充气阀芯顶开,然后在该蓄能器的另一端通入高压乳化液,压缩胶囊,使胶囊中的氮气压入被充气的蓄能器里去,这样反复几次直到蓄能器达到所需气体压力为止。
C蓄能器的气体压力应大于或等于液压系统最大工作压力的25%或小于等于液压系统最小工作压力的90%。蓄能器的气体压力以卸载阀恢复工作压力为调定压力的70%计算:
泵站调定压力 Kg/cm2 |
气体最高压力 Kg/cm2 |
气体最低压力 Kg/cm2 |
出厂时充气压力 Kg/cm2 |
31.5 |
22.7 |
7.88 |
22.7~20.7 |
25 |
18 |
6.25 |
18~16 |
20 |
14.4 |
5 |
14.4~12.4 |
16 |
11.5 |
4 |
11.5~9.5 |
当蓄能器的充气压力小于上述气体最低压力时,就应及时补充氮气。
3.3.3.3蓄能器胶囊内氮气压力的测量:
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知道蓄能器内氮气的实际压力,决定是否补充氮气,方法如下:
首先把交替双进液阀出口用带有节流阀的闷头堵死,开动乳化液泵,这时泵站压力迅速升高至调定压力,并处于稳定状态,然后关闭乳化液泵,打开节流阀和压力表开关,使压力表显示压力,这时压力表的指针从调定压力逐渐下降,只要注意观察可以看到在某个压力值时,压力表指针突然下降至零,这个压力值就是蓄能器胶囊内氮气的压力。
3.3.4联轴器
本泵采用轮胎式联轴器,由半联轴器、轮胎环、压紧板、加强环组成,轮胎环有很好的弹性和机械强度,具有抗拆、耐磨、耐挠曲等优点。
轮胎式联轴器能传递较大的扭矩,吸收震动、减少冲击。
电机端半联轴器与泵端半联轴器安装时,两轴线偏差交角不大于2°,两轴线偏移量不大于1mm。
联轴器螺栓应均匀拧紧。
4、泵的使用
4.1使用单位必须指定经专门培训的泵站司机操作管理,操作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
4.2安装时泵应水平放置,以保持良好的润滑条件。并加足N68#机械油;
4.3在使用泵站前。首先应仔细检查润滑油油位是否符合规定,油位不应低于游标玻璃的红线,但应在绿线之下。检查各部位机件有无损坏,各连接管道是否有渗漏现象,吸液软管是否有折叠。
4.4在确认无障碍后,将泵体吸液腔的放气螺堵拧松,把吸液腔空气放尽,出液后拧紧。打开乳化液箱手动卸载阀,再点动电源开关,观察电机转向与所示箭头方向是否相同,如方向不符,应纠正电极接线后,方可启动。
4.5泵启动后,拧松高压腔螺堵上的放气螺钉,放尽高压腔内的空气,出液后稍停即拧紧,空载运转5~10分钟,这时泵没有异常噪声、震动、管道泄漏等现象,方可投入使用。
4.6投入工作初期,要注意油温,油温应低于85℃。注意油位变化,油位不得低于红线,乳化液箱的油位不得过低,以免吸空,液温不得超过40℃。
4.7在工作中要注意柱塞密封是否正常,初期投入工作时,密封应调整至较紧状态,不得漏液。运行过程中,允许少量漏液,若漏液过多,要及时调整压紧。柱塞密封适度压紧,能延长柱塞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4.8初期运转一星期后,必须将滑块与柱塞连接处的压紧螺套重新压紧,以消除柱塞头部与承压块的间隙,勿忘安装锁紧螺钉及弹簧垫圈。
4.9在运转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消除间隙。
4.10对WXF2卸载阀可在阀的出液口与回液口之间接一个球形截止阀,通向回液系统作为手动卸载阀使用,使泵空载启动或空载运转。
5、泵的维护和保养
泵站是整个液压系统的关键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是直接影响泵的使用寿命和采煤工作面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十分重视这项工作。
5.1润滑油:
用N68#机械油。不应使用更低粘度的机油,以免影响润滑。润滑油应在运转150小时左右后换第一次油,同时清洗油池,加油必须在滤网口加入,正常运行中作适当补充,严防煤粉矸石进入箱体内。
5.2日常维护和保养
5.2.1检查各连接部件,紧固件是否松动。重点检查柱塞与滑块连接部位轴间隙及防松螺钉。
5.2.2检查进、排液阀的性能,平时应观察阀组动作的节奏声和压力表的跳动,如发现不正常,拆开检查进排液阀组的完好情况,及时处理。
5.2.3检查各部位的密封是否可靠。
5.2.4检查乳化液箱系统各部积垢情况,及时处理。
5.2.5冬天使用时,在停泵后应将进液腔内乳化液放尽,以免冻坏箱体。
5.3升井维修:
泵在长期运行中,由于磨损和锈蚀等原因,失去了原有的精度和性能应进行升井检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易损件,基本恢复其原来性能。
6、泵的主要故障及排除方法:
6.1乳化液泵的主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障 |
产生原因 |
排除方法 |
启动后无压力 |
1、卸载阀单向阀面泄漏 2、卸载阀主阀卡住,落不下来 |
|
压力脉动大、流量不足、甚至管道振动、噪音严重 |
1、泵柱塞腔、吸液腔的空气未排尽 2、柱塞密封损坏,排液时漏液吸液时进气 3、吸液过滤器堵塞 4、吸液软管过细过长 5、吸排液阀动作不灵,密封不好 6、进、排液阀弹簧断裂 7、蓄能器无压力或压力过高 |
|
柱塞密封处渗漏严重 |
1、密封圈磨损或损坏 2、柱塞表面有严重划伤、拉毛 |
|
续表:
故 障 |
产生原因 |
排除方法 |
泵运转噪声大有撞击声 |
|
|
液箱温度过高 |
|
1.加油或清洗油池、换油 2.修理曲轴和修刮或更换轴瓦 |
泵压力突然升高,超过卸载阀调定压力或安全阀调定压力 |
|
|
支架停止供液时卸载阀动作频繁 |
|
|
6.2卸载阀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故 障 |
产生原因 |
排除方法 |
压力调不上去 |
|
|
卸载阀不卸载 |
|
|
乳化液温度高 |
单向阀密封不严、正常供液时此处有溢流 |
更换或研磨阀芯和阀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