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教授曾经说:“从小接受艺术教育的孩子,长大以后才会有大情感、大情怀、大审美、大诗意、大浪漫。”
从宝宝生长发育的角度看,3-6岁是宝宝进行艺术学习的黄金时期,那么,爸爸妈妈该如何为此阶段的宝宝打开艺术之门呢?这需要从学龄前儿童艺术行为的发展特点说起。
3-4岁:艺术可以成为宝宝的沟通方式
3岁时,多数宝宝开始能自主地控制手部和腕部的运动了。他们可以创作一些几乎可辨识的形状或物体,比如:圆形、线条以及十字交叉等。
处于3到4岁的部分宝宝会开始给他们的作品命名,比如他们会看着自己的作品说“这是卡车”或者“这是妈妈”。尽管在成年人看来,可能作品与宝宝所描述的内容根本不像或者只是有一点点相似,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宝宝发现了画画不仅仅是有趣的肢体动作,更将其视为一种交流方式。
正因为宝宝在艺术发育方面表现出这样的特点,所以美吉姆一直秉持着“艺术没有对错之分”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宝宝独特的表达方式,从不评判宝宝画得像不像,而是鼓励宝宝自由地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充分地促进宝宝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4-5岁:宝宝在艺术的世界自由驰骋
当宝宝长到4岁时,成人已经能在宝宝的画作中发现现实世界的影子了,比如人、房子、汽车等。这一阶段典型的创作就是人物画,通常由大头及胳膊、腿等组成,而且几乎不符合正常比例:巨大的身体上可能长着非常小的腿,蝴蝶可能会是两只狗那么大。
对于宝宝来说,创作的乐趣就是**地玩。在ta的画作里,只会出现ta认为重要的东西,而忽略掉ta认为不重要的东西,这就是ta可能忽略手指、脖子或其他身体部位的原因。并不是ta没留意到人是有手指的,而是因为对于ta来说,当时创作的时候手指没有那么重要而已。
正因为此,美吉姆一直在教学中强调一个很重要的理念——过程艺术,即艺术学习重在“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美猴(Mymo)认为,在艺术学习中,宝宝通过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方法来学习颜色、线条、形状和造型,自主地表达想法,这样的过程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ta学到的不仅仅是艺术技法,更重要的是ta的想象力在创作的过程中飞翔,创造力在创作的过程中被激发。
5-6岁:宝宝将现实世界融入艺术创作
5岁时,宝宝开始在作品中运用更多现实生活中的元素。当宝宝长到5到6岁时,他们会比较关注自己的创作成果,并且希望将它保存下来。
为了满足宝宝被关注的需求,在美吉姆,每堂艺术课结束后都有一个“小小画展”。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鼓励每位宝宝对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进行分享,借此培养宝宝的自信心和当众表达的能力,并使创作过程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记。
鑫海艺术培训中心是一所集艺术、启智、多元化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教育机构。开设课程:音乐类:声乐(美声、通俗、民族)合唱(少儿合唱、老年合唱);乐器类:钢琴、古筝、小提琴、吉他、尤克里里;美术类:创意美术、素描、水粉;舞蹈类:中国舞、爵士舞、芭蕾舞、古典舞;表演类:播音主持、少儿表演;益智类:乐趣机器人、科学小课堂。本校常年组织各类艺术比赛、艺术考级、活动商演等,同时推送优秀学员到各大文艺晚会参选演出。“艺术成就梦想!梦想成就未来!”让我们携手鑫海,实现梦想!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青山路265-103(福临万家二期9号门北侧)
报名热线:55683578 18953216950(赵店长)
QQ:2307298532
微信公众账号:XinHaiPeiXun2014
网站:www.qdxh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