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会员

伊琳美丽妈妈产后恢复健康咨询中心

青岛产前调理 青岛产后恢复 青岛亚健康调理 青岛女性特征保养

更多产品分类
更多联系方式
  • 联系人:孔令辉
  • 手机:13705327755
站内搜索
 
更多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7个方法让宝宝远离肥胖
新闻中心
7个方法让宝宝远离肥胖
发布时间:2017-04-28        浏览次数:11        返回列表
近年来,儿童肥胖率持续上升,成为目前最大的儿童健康问题。胖小孩的成长过程会伴随身体、心理和情绪方面的不利因素,而且更容易患一些成年疾病,如心脏病、中风和关节炎等。 儿童肥胖多数从婴儿期开始 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肥胖的可能,但最常见于婴儿期、学龄前期及青春期。 肥胖的婴儿长到5-8岁仍旧肥胖的几率为1/5;而胖小孩长大后仍旧肥胖的几率是一般人的2倍;肥胖的青少年变成胖成人的风险是常人的16倍。 宝宝肥胖的原因 肥胖倾向的遗传 婴儿发胖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基因,一是饮食。 如果父母都胖,那孩子有80%的几率是胖小孩;如果父母中有一方肥胖,这个几率降到40%;如果父母都不胖,孩子肥胖的比例只有7%。 体型 瘦型(“香蕉型”)要比生长曲线图上的平均数值瘦和高。这样的宝宝,有的出生时就被认为长了一手“弹钢琴手指”,脚也偏长偏细,能量主要用来长个子而不是体重。他们能消耗更多的热量,更擅长根据活动水平调整饮食摄入,吃多也不会发胖。 运动型(“苹果型”)宝宝的身高体重都比较平均,与生长曲线图上的百分点很接近。这一类型比“香蕉型”容易发胖。 胖型(“梨型”)宝宝的身材短而宽,梨形的轮廓线能携带更多的脂肪。这类体型的宝宝发胖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在婴儿阶段就做好预防措施。 体质 多数肥胖儿童属于湿性体质。肥胖症的孩子食欲非常好,饭量也大,喜欢食用甘肥的食品,而进食蔬菜较少,常不好动。如此暴饮暴食、劳逸不当致使脾胃虚弱,痰湿积聚于体内而导致肥胖。 性格 宝宝会发胖不只是因为吃太多,还因为热量消耗得太少。 爱动的宝宝能消耗更多的能量,发胖的可能性就不高;安静的宝宝就比较容易变胖。如果家里其他人也习惯久坐不动,这种发胖的可能性就更高。 7个方法让宝宝远离肥胖 坚持母乳喂养 妈妈的乳汁非常特殊,每个妈妈的乳汁都是为自己的宝宝量身定做的。 母乳中变化最大的成分是提供热量的脂肪,随着宝宝的成长,会随时做出自我调整,在每天的不同时段甚至每一次喂食当中都有变化。 母乳喂养的宝宝对自己吃多少和多久吃一次掌握的更好。在渴了或只是想获得安抚时,满足于低脂的前乳;在饥饿时会吮吸更长时间,得到更多热量的后乳。 而喂奶粉的妈妈不是根据宝宝来掌控喂养的,她们数刻度、看表,想让宝宝“再多喝点”,而可能不知不觉就超过了宝宝的饱和控制线。 研究表明,4-6个月之后,吃母乳的孩子“瘦”的比吃奶粉的孩子快,身高比体重增加得快。 不要一哭闹就喂食 婴儿每次哭不都是因为饿,很多时候是因为渴了,有时候是只要抱抱或陪着玩一会儿就会安静下来。 吃配方奶的宝宝和吃固体食物较早的宝宝需要喝更多的水,有时候可以就用水代替食物或奶去喂,或者选择低热量的喂食法。 推迟开始吃固体食物的时间 过早给宝宝吃固体食物也会提高肥胖几率。如果宝宝具备很多发胖的条件,开始给他吃固体食物时,选择营养最丰富而热量最少的食物,如选择蔬菜而不是水果,选择全谷食物而不是精加工的。 按需要喂食 婴儿的胃跟他的拳头一般大,可以将食物分成小份,必要的时候再添,这样可以杜绝发胖。不要每次都让孩子吃光盘子里的食物,只要给足够有营养的食物并且在恰当的时候喂,吃多少取决于孩子自己。 吃健康的脂肪 宝宝的成长需要很多的脂肪,选择健康的脂肪,不吃煎炸食品,去掉肉中多余的油脂,不吃高脂肪的包装食品和快餐食品,不吃含氢化脂肪的食品。 吃富含膳食纤维的碳水化合物 吃太多不好的糖容易让宝宝养成甜食偏好,如果膳食纤维少,消化得快,更容易吃的过多。高膳食纤维能减缓对食物的吸收,延长饱足感,减缓肠道对糖分的吸收,稳定血糖水平。 让宝宝动起来 宝宝在醒来时基本上就一直动个不停,不过有的宝宝满足于视觉刺激,喜欢躺着看,而不是到处爬。宝宝越胖,动的越少;动的越少,就越胖,于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样的宝宝要鼓励他动起来,跟他一起爬、一起散步、一起玩游戏。 肥胖宝宝的经络治疗基本手法: 摩中脘5分钟,力量宜稍重。 揉双侧天枢穴2分钟。 以双手的大拇指、食、中指稍用力,同时提拿脐上、脐下两部位的肌肉组织,拿起时可加捻压动作,放下时动作应缓慢,反复操作10-20次。 揉气海穴1分钟。 按揉足三里。 点按丰隆穴各2分钟。 揉合谷穴1分钟;按揉脾俞、胃俞各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