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安徽16种水产品价格普涨 年底前价格或回落

行业分类:农业纺织 发布时间:2012-10-27 12:17

  黄鳝58.4元/公斤,同比上涨22.7%;泥鳅34.6元/公斤,同比上涨26.7%;鲫鱼均价12.6元/公斤,同比上涨19.7%……10月13日,记者从省农委渔业局获悉,由于食品类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及干旱等影响,我省三季度水产品普涨。渔业部门预计,随着气温下降,水产品将逐步进入上市和消费旺季,预计年底前水产品市场价格总体上将出现季节性回落。

  以螃蟹为例,今年受特大干旱影响,河蟹上市时间比常年推迟10~15天,价格大涨,比去年同比上涨二三成。目前,随着河蟹上市量增加,常规统货价格将逐步下降,但大规格、品牌河蟹因质优量少,其价格仍将保持高位。但是,预计年底的反季节螃蟹将会出现更高价位。

  省渔业局调查发现,不仅螃蟹涨价,全省水产品价格均出现普遍上涨。省渔业部门统计调查,今年第三季度全省水产品市场供应稳定,品种丰富,但价格普涨。根据部分市场17个品种价格调查,与去年同期相比,16个品种上涨,1个品种下降,水产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为113.6。其中,草鱼、鲢鱼、鲤鱼、鳙鱼、鲫鱼、鳊鱼六种大宗淡水鱼均价12.6元/公斤,同比上涨16.4%,鲫鱼均价12.6元/公斤,同比上涨19.7%,鳊鱼均价12.5元/公斤,同比上涨15.0%。

  此外,名特水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泥鳅、黄鳝、小龙虾等名特水产品产量显著下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黄鳝58.4元/公斤,同比上涨22.7%;泥鳅34.6元/公斤,同比上涨26.7%;小龙虾因价格太高,加工企业大多停产。一些名优淡水鱼价格维持高位,鳜鱼65.0元/公斤,同比上涨11.9%,鲈鱼37.2元/公斤,同比上涨27.1%。

  省渔业局分析,水产品价格普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类价格普涨,尤其是猪肉价格持续高位,拉动了大宗淡水鱼消费和价格上涨。今年水产饲料、人工、塘租等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池塘养殖综合生产成本增加在10%左右。加上受特大旱灾影响,水产品生长减缓,上市时间有所推迟。一些名特水产品天然捕捞和养殖产量减产太大,市场供应不足。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