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乔丹体育靠偷来的名声能走多远:面临必输局面

行业分类:农业纺织 发布时间:2014-03-05 16:33

乔丹体育的救赎


成也乔丹,败也乔丹。


证监会1月公告称,自这一轮重启IPO以来,已有51家拟上市公司开始发行工作。而近日,证监会公布的最新IPO企业申报信息表显示,已通过发审会审核的包括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乔丹体育”)在内的28家企业需补交年报,如审核通过将在3月获发行批文。


这家主营主营运动鞋、运动服装和运动配饰的设计、生产和销售,预计发行股数1.13亿股,融资10.64亿元准备用于鞋生产基地扩建、直营店建设等项目以求获得二次腾飞的福建企业,在上市前夕关键时刻被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狠狠“盖”了一记“大帽”。


在过去十几年,乔丹体育以擦边球的方式借来“名声”、投入数十亿元低调经营并在2011年取得30多亿元销售额,建立5700多个渠道网点,但如今,这家体育用品企业遇到了大考。迈克尔·乔丹的一纸诉状不仅让其上市之路充满变数,还可能使得乔丹体育数十年心血积累起来的品牌受到重创。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席卷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寒流,也使得乔丹体育难脱库存激增、业绩下滑等之困。


借来的名声


乔丹体育招股书显示,其创始人丁国雄自1980年代初开始在北京开设个体店铺经销运动鞋。1985年起,丁国雄开始经营运动鞋批发,并积累了原始资本。


1984年,丁国雄与其父丁老岁注资13.6万元,成立乔丹体育前身“福建省晋江陈埭溪边日用品二厂”,挂靠村委会。这一年,21岁的美国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在选秀中被公牛队在第三顺位选走,NBA的一个王朝宣告到来。


到1995年底,丁国雄已在北京开设了10多家零售店铺,还有两家批发店铺。而退役一年多的迈克尔·乔丹在当年宣布复出。丁氏父子完成了资本与经验的积累,迈克尔·乔丹则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辉煌。


2000年6月,丁氏父子将公司改制变更为晋江市乔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09年,其公司改为股份制,并更名为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有分析指出,丁氏用“乔丹”二字来命名,用意便是借力这两个字在中国球迷中的影响力进行市场推广。在品牌、渠道网络、产品生产设计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积累后,乔丹体育开始了质变。


乔丹体育招股书显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公司已建立了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市场营销网络,品牌专卖店达5715家。其2011年上半年的销售额为17亿元。


有分析指出,尽管宣称自己与迈克尔·乔丹没有任何关系,但实际上有不少消费者正是因为“乔丹”二字、因为篮球运动员的商标图案,产生了对飞人乔丹的联想,进而选择了乔丹体育的产品。“名声在外”的乔丹体育,采取了商标保护性注册、市场细分传播等手段,保证品牌持有名正言顺。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