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钢材市场的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国内钢材市场需求量也慢慢变低,开始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现在亏损方面真实令人无法想象的。现在情况这么严峻,解决方法是什么?
过去几年,由于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热炒使得钢材需求十分旺盛,给部分钢铁企业经营者带来一种钢铁行业发展可以经久不衰的假象。但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逐步调整,以前盲目扩张的钢铁产能仍未从过去的“黄金时代”中走出来,进而造成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钢材严重过剩。
中国最大的钢铁上市公司——宝钢股份也在三季报中录亏。宝钢股份的三季报显示,三季度销售收入414.21亿元,同比下降9.94%,净利为-9.20亿元,同比下降149.59%。在业绩下滑背景下,宝钢股份开始“节衣缩食”度过艰难时刻,其中包括调降员工薪酬。
整体来看,去年前三季度,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主业亏损加大,亏损额从一季度的110.53亿元和上半年的216.8亿元,扩大到前三季度的552.71亿元。
河北敬业钢铁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钢铁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肩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当前宏观经济增速下滑,钢铁企业的产品持续价格下跌,今 年以来钢材价格跌逾30%,已经不如白菜的价格了,吨钢亏损成为常态。而铁矿石的价格走势多次背离,相比钢材,价格下跌幅度缓慢,钢企的日子越来越难熬。
在此背景下,不少国内钢企结合自身的购销情况,大胆进行套期保值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风险管理效果。据了解,除了沙钢、南钢、日照钢铁 等一些在期货市场具有丰富经验的钢企之外,目前国丰钢铁、敬业钢铁、莱芜钢铁、中天钢铁等都设立了期货管理部门,逐步涉足期货市场。
“铁矿石及钢材的价格波动太大了,钢企必须要对价格进行风险管理。”国丰钢铁采购部期货业务处处长周耀臣表示。据了解,国丰钢铁每年的铁矿石进口量上千万吨,铁矿石价格波动对利润影响非常明显。铁矿石期货上市后,公司高层开始探索套期保值之路。
钢铁行业作为去产能重点行业,当务之急是尽早处置“僵尸企业”,使长期停产、扭亏无望的低效产能彻底退出市场。为促进钢铁行业良性发展,建议将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与政府手段同时进行,共同推进钢铁行业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