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外贸出口面临压力增加

行业分类:农业纺织 发布时间:2016-06-27 10:57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 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在下半年中国外贸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美联储虽然推迟加息,但下半年仍可能成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保持区间稳定,从而兑其他货币升值,给出口增加下行压力。英国退欧事件将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影响,使得中国下半年外需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分析人士认为,在上述背景下,资源国经济的改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带动可能是下半年我国出口的重要支撑因素,“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也将为出口提供动力。

出口增长承压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个月出口增速将延续微幅下跌态势,进口增速可能出现反复,外贸整体仍呈疲弱态势。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以及外部经济放缓风险下降的情况下,未来几个月外需有望保持平稳。人民币有效汇率维持平稳态势,汇率平稳将推动出口总体稳定,未来几个月出口增速将延续微幅下跌态势。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刘涛表示,三季度出口增速可能面临较大压力。外贸先行指标不乐观。5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3.1,较上月回落0.7。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前景仍存较大不确定性,特别是近期美国就业数据显着低于市场预期,我国外需环境并未出现根本性改善。

刘涛称,商务部近期对全国20个省市调研的情况表明,企业普遍反映今年外贸形势总体上比去年更加复杂、严峻,困难有加剧的趋势。从去年月度出口情况来看,去年6-12月的出口基本维持在1895-2230亿美元之间,较高基数导致今年三季度及以后实现同比正增长的难度不小。

关于进口,刘涛表示,三季度进口增速可能出现反复。从近期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非农就业等低于预期来看,短期内难以达到美联储设定的加息底线。受美国经济不及预期影响,包括原油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阶段性回调,中国进口商品数量可能随国内投资需求、库存空间等变化出现波动。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分析师谢亚轩表示,下半年进口继续受需求制约。下半年国内需求可能仍然偏弱,但大宗商品价格如果维持在当前的价格之上,在同比影响上有利于进口增长。由于中国对大宗商品以进口为主,出口较少,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企稳和反弹可能使得今年中国的外贸顺差规模略小于去年。

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2016年中国经济前景分析》报告认为,今年中国进口降幅可能收窄,全年进口增速预计下降5%—7%。

退欧影响或传导

业内人士认为,下半年出口面临的压力增加。一方面,下半年美联储可能会加息,美元指数将震荡偏强。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有管理地保持区间稳定,导致人民币对其他货币升值,给出口增加下行压力。另一方面,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如果英国最终退欧,将给中国外贸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据商务部统计,去年欧盟连续第11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12年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认为,假如英国退欧导致欧盟出现新一轮衰退或悲观预期,其影响将通过贸易和投资链条传导至中国。欧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外贸受到的影响尤甚,从而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紧密关联,退欧导致英镑、欧元汇率大跌,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英国和欧盟的经济面临衰退,这会影响英国乃至欧洲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