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自从出来后一直给我们的生活就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生活中各种东西也能用3D打印出来,也就是说,你能想象汽车从打印机里打印出来吗?你能相信巧克力也可以打印吗?你能做到手机也可以直接打印?是不是感觉像科幻?像做梦?但是,3D打印机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打印的“前世”与“今生”
如果当初西游的时候,八戒也带上这样一台3D打印机,他是否会摸着滚圆的肚皮说:“师父,以后吃穿不愁了,也不用大师兄出去化缘了。”
打印机真的如此神奇吗?3D打印机到底是何方神圣?3D打印的“前世”与“今生”又是如何的呢?
打印机,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
它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第一,需要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简称“印前建模”;第二,需要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简称“打印原料”;第三,打印机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简称“3D原理”。简单地说,就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由此可见,对于八戒来说,大师兄还是需要出去化缘的,因为缺乏足够的“打印原料”。而“印前建模”则可完全省去,因为八戒对食物的造型大概没有太高的要求。
打印源自100多年前美国研究的照相雕塑和地貌成形技术,上世纪80年代已有雏形,其学名为“快速成型”。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3D打印技术发展成熟并被广泛应用。1995年,麻省理工创造了“三维打印”(3D打印)一词,当时的毕业生JimBredt和TimAnderson修改了喷墨打印机方案,变为把约束溶剂挤压到粉末床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把墨水挤压在纸张上的方案。
年以来三维打印机的销售逐渐扩大。2013年5月22日,NASA已选中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系统和材料研究公司,向其投资12.5万美元,研发能为宇航员制造“营养可口”食品的3D打印机。
越往后看,我们越觉得科幻、疯狂,但是3D打印机的确潜力无限,否则,不会上至企业政府下至贩夫走卒都对它兴致盎然。它的整个发展历程向我们表明,它是“19世纪的思想,20世纪的技术,21世纪的市场”。
打印技术发展到如今,席卷了欧美市场,并逐渐深入到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
2013年9月全球两大3D打印之一的Stratasys公司与素以办公用品闻名的台湾震旦集团展开战略合作,拓展中国3D打印市场;另一家德国设计导向集成(e-Manufacturing)科技公司EOS也在华建立总部及研发中心。两大打印巨头的投资和布局绝不是盲目和偶然的,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趋势:亚太地区的3D打印市场正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由于3D打印诞生于美国,在美国发展20多年以后,第一波的尝鲜需求可能日益饱和,未来渗透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更高性打印设备和耗材对3D打印应用边界的拓展,以及与云制造相关的商业模式的再创新。但亚太地区市场规模正处于从无到有的扩张阶段,未来有望保持60%以上的高速增长。这两大3D巨头正是看到了中国地区巨大的财富和市场契机,于是,在中国3D市场萌芽阶段就迅速布局,以掘得第一桶金。中国企业若还不动手,只怕以后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了。在市场营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抢占市场机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