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持续出现罕见的大范围38-40摄氏度,局部40摄氏度以上的酷热天气,即使入夜后的气温也让人难以招架。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内由于没有降温设备更是不堪酷热。夜晚,他们纷纷走出家门,转战室外,成为高温下的“露宿族”。
记者近日观察到,每天到晚上10时以后,杭州城北京杭大运河边上,出来露宿的人慢慢多起来。他们大多躺在河边的长椅上,也有的拿着躺椅和扇子,露宿在公园的水泥平地上。
来自安徽寿县的23岁小伙郭定超是一个商场的保安,他告诉记者:“我和另外8个人合租,房子被隔成很多小间,屋子里没有空调,很闷热。”每天睡觉前,郭定超都会用凉水冲个澡,可是屋子里太闷热,尽管有一台小电扇,但吹出来的都是热气,过不了几分钟,马上又是一身汗。
郭定超说,几天前到运河边乘凉,郭定超躺在长椅上,结果一觉睡到大天亮。他说:“外边有风,不闷,比屋里舒服。这以后高温的日子,就这么对付过了。”
住在杭州朝晖七小区的王贤龙也是“露宿一族”。他说,公园里有个小凉亭,把席子铺在水泥地上睡觉,比在家要凉快。但公园里花草多,蚊子也多,他露宿的时候,基本上处于迷迷糊糊的状态,睡得也不踏实。
记者一路沿着京杭大运河而下,因为屋子里酷热难耐而出来露宿的人确实不少。葛大妈住在杭州市朝晖小区已经十多年了,她反映,晚上打赤膊露宿在运河边的现象比较普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陈肖鸣说,露宿只要符合相关的卫生条件,注意避风和适当保暖也未尝不可。但是像公园、运河边这一类地方,往往草木、虫子多,甚至会有蛇,所以不建议在这些地方露宿。
杭州市人防开发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程志国说:“目前,杭州市已经开放了覆盖全市范围的10个防暑纳凉点,大家可前去纳凉。”但对于杭州出现的“露宿族”,他表示,因为考虑到安全、秩序、卫生等多方面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提供集中避暑过夜场所的打算。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