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姚明当选篮协主席,这对于中国篮球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靴子没有落地,但关心篮球的大概都明白,这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国家体育总局近日给中国篮球发展提出的十条批示里明确提出,建议姚明担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和中国男篮国家队主教练。
不说批示,就说体育总局给中国篮协新掌门人划定的七个标准:具有篮球专业背景;熟悉国内外篮球发展;为中国篮球做出过突出贡献;社会知名度高;积极推动篮球事业发展;能够提升中国篮球影响力;由“社会人士”担任。姚明是七点标准都满足的。
或有人觉得,姚明当篮协主席,也不算什么新闻吧?姚明的篮球成就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篮球第一人,而且姚明不仅球打得好,形象也相当正面,智慧、幽默、情商高。这样的人去当篮协主席才有号召力,才震得住,也更专业更有格局。此外,这也是国际篮球发展的流行趋势,两届NBA常规赛MVP,著名加拿大裔NBA球星史蒂夫纳什退役之后被加拿大国家男篮聘请为总经理,俄罗斯裔NBA球星基里连科退役后担任俄罗斯篮协主席,土耳其裔NBA球星特科格鲁退役后担任土耳其篮协主席。
国内认,国际又是大势所趋,姚明当篮协主席难道不是特别顺理成章的事情么?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篮球的问题从来不只是篮球的问题,篮球只是体育的一角;体育的问题也不只是体育的问题,体育只是大社会的一角。中国篮球同样面临着这个国家大部分领域的核心问题,那就是改革和保守力量的博弈。
应当说,在影响最广泛的三大球领域,中国篮球相对于其他两个球类尤其是饱受诟病的中国足球,所取得的成绩已经算是矮子里的将军。中国篮球自从引入市场化机制开展职业联赛20多年来,总体成绩可圈可点。尤其是以姚明时代的国家队为代表,以广东北京时代的职业联赛为代表,在职业联赛和国家队成绩两个领域,都曾经算是辉煌一时。
但是,关注中国篮球的广大球迷一心以为的黄金时代之后会更加黄金的期望在最近五六年有所落空。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整体水平不仅没有进步,还有下滑,同样,球市也不复之前火爆,总体影响力同样有下滑趋势;中国国家队成绩虽然一度有青年军复兴苗头,但在里约奥运会上五战全败,场均尽输30分,可以说是低谷中的低谷;最关键的是,中国男篮整体青黄不接,老中青三代衔接无序,而场外负面话题不断,出现了拖欠主教练宫鲁鸣工资以及易建联怒摔球鞋这些事件。
症结何在?与相当部分领域类似,中国篮球陷入到旧改革红利耗尽,而新利益格局形成保守刚性,最终导致新改革无法推进,从而不进则退的困境。从球迷到体育媒体,都在呼唤管办分离,都在呼唤篮球商业化改革和职业化改革更加专业化、体系化,但改革迟迟不落地。篮协和篮管中心主管官员换了几茬,但顶层设计没有松动,底部再如何活动都无法真正推动改革。
姚明,中国体育的代表人物姚明,不仅是一个出色的体育运动员,不仅是一个出色的体育商人,同时还是一个真正致力于中国篮球改革推动篮球更高水平发展的活跃社会人士。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难理解,如今姚明要就任中国篮协主席这个新闻的意味和意义了。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批示中,我们要注意的不仅仅是建议姚明担任篮协主席,还建议CBA联赛的竞赛权要尽快授权给联赛公司,同时篮协等协会都要按照社团组织法人程序来完成,原总局人员将不能再任职。
换句话说,顶层改革松动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篮球的真正改革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