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从抗日经典到抗日神剧,到底丢失了什么?

行业分类: 发布时间:2017-03-06 11:12

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战争”,曾有很多红色经典再现这段历史,但在今天,出现的大多是抗日神剧。红色经典喜闻乐见,抗日神剧广为诟病,这种变化中,最明显的是过于娱乐化,缺乏对历史的严肃态度,本质上抗日神剧是丢掉了人民史观,不自觉地捡起了陈腐的英雄史观。这是对抗日神剧必须给予批评和反思的根本原因!

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战争”,中国人民在这次战争中被真正动员起来,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在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有很多红色经典再现这段历史。可惜,在今天,这段伟大的历史,却没有出现能与之相匹配的文艺影视作品,出现的大多是抗日神剧!

以前村中露天放映的老电影《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鸡毛信》、、《狼牙山五壮士》、《地雷战》、《地道战》、《扑不灭的火焰》、《黎明前的黑暗》、《董存瑞》,抱着老牡丹收音机听的小说连播《新儿女英雄传》、《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传》,袁阔成先生播讲的评书《烈火金刚》,孤胆英雄史更新、传奇侦查员肖飞让人神往。

近几年,电视荧屏出现一大堆抗日神剧,被网友友们吐槽,诸如手撕鬼子、弹弓击敌、箭射淫魔等桥段。说实话,这些桥段我没见过,但家里老人看电视解闷,自己也偶尔扫几眼。这些抗日神剧确实轻视观众智商,把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题材拍得莫名其妙,让人忍不住吐槽。就我看过的抗日神剧,粗粗分类,可以包含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抗日武侠剧。它最早来自香港。80年代初,黄元申、梁小龙、米雪主演的《霍元甲》,以及随后的《陈真》,讲述中华武林高手大战东洋武士,风靡一时。“陈真”成了抗日英雄符号。后来,大陆影视也模仿,在影视剧中加入武侠元素,以武技为题材。比如,描写二十九军大刀队的电视连续剧《大刀》,前几年热播的《打狗棍》当为代表。

第二类是抗日特种兵神剧。最流行的是狙击手题材。最有代表性的是文章主演的《雪豹》,把这种特种作战推崇到极端。该剧以受过德国特种作战训练周卫国和他的几十人八路军特战队为主线。

第三类是抗日谍战枪战剧。剧情一般都是讲述国民党间谍为了某种任务,潜入日本占领区,大多在上海。特务成员多女性,美貌如花,武功高强,心狠手辣。一身皮衣皮裤,长枪短枪,拳脚匕首,无一不能。

第四类是抗日绿林传奇英雄剧,主角都是绿林英雄。老一点的剧有于荣光演的《狼毒花》,新的有吴奇隆演的《向着炮火前进》。郭靖宇导演的电视剧是佼佼者,他借鉴评书、传奇,专讲江湖帮会头领打鬼子,诸如《勇敢的心》、《打狗棍》、《大秧歌》,口碑极好。这里,必须提一下,吴奇隆“创新”的“潮男偶像”土匪,狐牙峰寨主雷子枫“雷爷”。他留飞机头、戴雷朋眼镜、穿皮夹克、戴皮手套,骑着铁摩托冲杀打鬼子。形象太穿越了!

第五类是抗日警匪剧。这类剧多为“夺宝”,某大家族有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贝,比如价值连城的古玩、字画、药书、古籍原本等等。日本人盯上了,各路土匪也盯上了,自然还有官方警探,其中既有武功高强的官方神探,又有被收买的内奸,各方护宝夺宝,斗谋略、斗枪法、斗拳脚,打得一塌糊涂。N角爱情绝对不能少。

第六类是抗日豪门恩仇剧。这类剧,在大城市就是两大有宿怨的商界领袖,在乡村就是世代仇恨的两大家族。家族之间明争暗斗。其中,公子少爷小姐夫人又多是武林高手,功夫了得。不过,家族后代中总有不和谐因素,莫名其妙总要帅哥美女仇家相恋不能自拔。日本入侵,大家族有做汉奸的,风光无限,有宁死不屈的,家族遭血光之灾。另一家族又乘机落井下石。家族仇,民族恨,男女情,拳脚匕首狙击机关枪一通打下去,没边地编下去。

现在,豪门变成了帮会首领。这类神剧演化为抗日黑帮剧。抗日只是背景、引子和外表,真正讲的是黑帮几代人之间的龙虎斗。前一段播放的《云水怒》是代表吧。最新的抗日黑帮剧把前面所有的娱乐元素都融合进来,应有尽有。

很多观众嘲笑抗日神剧,反对抗日神剧。之所以如此,我相信,绝大多数人观众不是因为不爱国,而是正相反,他们要求尊重历史,尊重抗日战争。

抗日红色经典喜闻乐见,抗日神剧广为诟病。在这种变化中,抗日神剧到底丢失了什么呢?

最明显的自然是过于娱乐化,缺乏对历史的严肃态度。抗日神剧喜欢把最流行的娱乐元素植入抗日故事情节,从而造成情节失真。必须强调,胡编乱造和艺术虚构完全两码事。游击队长李向阳是艺术经典人物,而吴奇隆扮演的狐牙山寨主“雷爷”,留飞机头、戴雷朋眼镜,则是瞎编。在严肃的抗日题材中,娱乐化泛滥,使分辨力不强的孩子,无法真正认识那一段伟大却又惨烈的历史。中国自古重视历史,以史为鉴。只有严肃地对待历史,才能真正从中吸取教训。对抗日战争这样重大题材,更应该有这种意识。日本人从东北打到广东,中国东部最富庶的地方几乎全被占领,而神剧还在津津乐道某种刀法武技,演绎出某个传奇英雄如陈真打得日本鬼子满地找牙,这和吸毒自我麻醉有什么区别呢?

不过,有人会说,即使这样,毕竟是宣扬抗日英雄,毕竟宣扬爱国主义吗?

但是,这里还有更深刻的变化,就是舞台主角的变化。看似是红色正剧向现代大众消费文化的转变,其核心却是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蜕变。

在红色抗日经典中,主人公都是底层的人,是普通的农民、工人、放羊娃娃、家庭妇女、童养媳等等。他们贫困、卑贱、麻木。正是在抵抗侵略者的过程中,他们不断觉醒,不断抗争,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权利,他们组织起来,进行斗争,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去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们不仅打击侵略者,他们还颠覆着中国古老的等级制度,他们在战斗中,激发出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打败那些曾经貌似无比强大的敌人。

红色经典是用革命话语,讲述“人的觉醒”,但这个人不是抽象的,而是最广大底层人民的觉醒,底层人民的抗争,底层人民的成长,鼓励底层人民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这种底层人民的觉醒和组织起来,才是中国革命的关键。五四运动被视为中国的启蒙运动,但这是的启蒙还局限在大城市,局限在知识分子圈子,而革命,把启蒙带到乡村。

在现在的抗日神剧中,主人公则是所谓的“英雄好汉”,武功高强扶危救困侠客、豪气逼人的绿林好汉、帮会老大,豪门族长、大少爷,二小姐,十里洋场巨商富豪。他们并非社会的顶层权贵,但又是顶层权贵的影子,变了形的帝王将相。抗战只是大背景,故事的核心实际则是大宅门中的“宫斗”、“宫闱”秘闻,豪门间的恩怨,江湖客的传奇,现代侠客的枪法刀技。而底层民众消失了,他们出场时,大多是任人凌辱的羔羊,等待着这些英雄们拯救,或者,变成了英雄们忠实的奴仆和小兄弟。

抗日神剧从精神气质来说,又跌回到了传统评书《隋唐演义》、《明英烈》的水平,实际只是讲述英雄传奇,而“人民的觉醒”主题悄然退场。

抗日神剧丢掉的是人民史观,不自觉地捡起了陈腐的英雄史观。这是对抗日神剧必须给予批评和反思的根本原因!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