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毛主席去安源》背后的历史故事

行业分类:办公文教 发布时间:2017-04-19 10:31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现在是一幅价值不菲的画作,但是你知道吗?这幅问世时间并不是很长的画作,它的背后却有有段大的历史。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曾风靡一时,据有关部门统计,该画共印9亿多张,超过了当时全国的总人口数,即全国平均每人一张还多。这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奇迹。这幅身价百倍的油画,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和鲜为人知的历史。

创作展出油画

精确修改说明

1967年夏,北京筹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展览,当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读书的刘春华,被选派参加展览的筹备工作,他承担的具体任务是,画一幅反映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刘春华当时只有24岁,还是一名在校学生,而且没有专门学过油画。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于这年7月初来到安源矿体验生活,采访老工人,了解毛泽东多次来安源的情况,加深对毛泽东在安源革命实践的认识。

创作《毛主席去安源》这幅画,最重要的是表现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形象和思想。刘春华等人广泛搜集了反映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文章,以及有关毛泽东革命活动的回忆录和安源工人运动史料,并反复学习和研究。为了突出主题,作者在构图上把毛泽东的形象安排在中心位置。在动态处理上,让毛泽东的每一个微小动作都有一定的含义:稍稍扬起的头和稍稍扭转的颈部,表现毛泽东不畏艰险、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紧握的左手,表现毛泽东争取解放全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右手挟一把雨伞,说明毛泽东风里来,雨里去,为革命不辞辛苦的工作作风……

刘春华根据主题的需要和群众欣赏的习惯,利用油画表现力丰富的特长和中国传统绘画细致的优点,大胆尝试,经过反复努力,终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周年前夕,创作出《毛主席去安源》大幅油画。因为当时反对个人成名成家,故作品署名为“北京院校学生集体创作”。后来有人提出,单幅油画作品很少有“集体创作”的,总不能你画人像,我画天空。此外,该画在当时又引起争论,有人主张毛泽东出现时,要阳光普照大地。还有人指责画面上就毛泽东一人,孤零零的,这不是影射毛主席脱离群众吗?但是作者刘春华坚持己见,宁愿承担巨大的风险,于是就在“集体创作”后面,又挂上了个人“执笔”署名。

1967年10月1日,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中国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展览中,首次与观众见面。该画说明词称:“毛主席1920年去安源”。10月18日,安源工人出身的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王耀南少将观看展览后提出,《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说明词有误,他记忆中毛主席第一次去安源是1921年秋天。

事后,王耀南打电话给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请他直接向毛主席询问第一次到安源的时间。一天饭后,毛泽东与警卫战士在一起闲聊。汪东兴的秘书高长臣见主席说话兴趣正浓,立即凑上前问:“主席,您第一次去安源是1920年吗?”毛泽东沉思片刻,操着浓厚的湘潭口音,不紧不慢地说:“20年我有没有到过安源,记不清了,21年秋这一次是对的。”

10月24日,王耀南向展览会的工作人员传达了毛主席的话。于是,《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说明词立即改为:“1921年秋,我们伟大的导师毛主席去安源,亲自点燃了安源的革命烈火。”

誉为艺术之花

高温推向全国

《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刚刚问世,便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赞赏。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参观的群众对这幅油画推崇备至,留言写满整整4本,有的呼吁出版该画,有的甚至说出版后要认购几百张。但展览筹备处无权决定此事。后来,《人民日报》拟刊用该画,将其制版送中央审查,时任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的江青当即批示:“总理、伯达、康生……我建议明天‘七一’人民日报、军报发表《毛主席去安源》,这幅油画很好。这幅画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果实之一,它有高度的思想水平,构图、采光、着色等艺术方面亦是优秀的。听说是青年人画的,而同意发表。建议属「署」上作者名字。江青68.6.30”

1968年7月,该画在全国公开发表并大量印制发行。《人民日报》及各地报刊大造舆论,称该画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出的灿烂艺术之花”。随后,又用这幅画发行纪念邮票,制作像章;当年,林彪、江青胸前都佩戴过该画的像章;周恩来住室里惟一的一幅绘画作品也是该画。同年10月1日,北京的文化工作者将《毛主席去安源》巨幅油画装上彩车,与8个“革命样板戏”造型一道,加入首都群众庆祝国庆游行队伍,缓缓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从此,《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在全国家喻户晓,并蜚声国外。

在安源,《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影响更大。1968年7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7月8日,是安源矿工们最幸福的一天。这一天,工人们日夜渴望的《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运来了,安源煤矿革命委员会连夜举行了授画仪式,矿工们手捧这幅革命油画……表决心、立誓言: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紧跟毛主席干革命。”当时正在安源牛形山腰动工兴建建筑面积为3200多平方米的“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动纪念馆”。正门中央的最高处,就选用《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头像,用瓷砖镶嵌而成。该馆的序厅和展厅中,均陈列了《毛主席去安源》的巨幅油画。

毛泽东提出质疑

宣传逐渐降温

正当全国各地大肆宣传《毛主席去安源》油画之时,毛泽东亲自审查了这幅油画,他对画中将他画成身穿长衫不甚满意。他说:“我在安源不是穿长袍,是穿短衣。”毛泽东的这次谈话,通过非正式渠道在人们中间逐渐传开。从此,对《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宣传开始降温。

1972年9月,“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动纪念馆”改名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该馆陈列内容也作了适当的调整。鉴于序厅中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出现霉点,加上毛泽东本人对这幅画不太满意,该馆便将这幅油画撤下。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开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1979年3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画家叶浅予的文章《从油画〈追念战友〉说起》。该文在赞扬油画《追念战友》的同时,批评了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指出:“在这幅画(指《追念战友》———引者注)前,不禁又想起林彪、‘四人帮’鼓吹过的那幅《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见过那幅画的内行人都说其构思、构图,甚至用色,无不脱胎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画。‘四人帮’把那幅画钦定为美术作品的样板,命令大量复制,凡楼堂馆所、公私房舍统统悬挂,并且大量印刷,广为分发。”这是惟一一次公开批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文字。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前夕,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为了恢复刘少奇、李立三等同志在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历史中应有的地位,对陈列内容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在这次修改中,考虑到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毛泽东本人对画中身穿长衫的形象又提出过质疑,再加上该画曾受到《人民日报》的批评,所以该馆将展厅陈列的最后一幅《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取下。

1986年7月,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陈列大楼正门最高处,由428块瓷砖镶成、直径6米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头像因年久失修,部分瓷砖颜色脱落,影响了毛泽东的形象,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换成了由铁锤、岩尖和火车轮子图形组成的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徽。从此,《毛主席去安源》油画销声匿迹。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各种扑朔迷离的传闻,什么“这幅油画是‘四人帮’搞的”,“毛主席没有到过安源”,“油画作者有问题”等等。

物以稀为贵。《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在公开场合逐渐消失之后,反而愈形珍贵。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拿出库存的《毛主席去安源》像章销售,观众争先恐后地抢购。当年发行的面值8分的《毛主席去安源》的邮票,更是身价百倍。

1991年3月,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为迎接安源大罢工胜利70周年,在北京召开基本陈列内容修改方案座谈会。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史学专家在会上提出《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可以陈列。油画作者刘春华现在是北京画院院长。该画是专为安源而作的,符合历史事实,不能因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大肆宣传过就不敢陈列。

根据专家意见,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于199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70周年前夕,在基本陈列中恢复了《毛主席去安源》油画。这幅油画的原作虽然已于1995年秋以550万元在北京拍卖,但另一幅由作者亲手临摹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至今仍保存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不是步行,而是坐火车

油画表现毛泽东去安源是步行去的。最早说毛泽东步行去安源的,是时任“中共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的江青。江青于1966年11月19日在全国政协礼堂接见北京航空学院的学生代表时说:“安源煤矿毛主席是走去的,沿着铁路一步一步走去的,遇到一个老乡就聊聊。”1967年6月,刘春华为北京“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展览会创作油画到安源体验生活时,就是按照江青的这个“指示”,一直在“走”字上动脑筋。他反复思考毛泽东第一次去安源的具体情节:毛泽东从长沙清水塘出发,估计是乘火车到萍乡,再从萍乡步行到安源,为了熟悉环境,刘春华几次到萍乡至安源的铁路上步行。他首先有过毛泽东走铁路的构思,后因透视关系,铁轨在画面上所占的比重过大而取消。最后,画面上完全未画出铁路,而在山坡上露出半截电线杆子。刘春华解释说,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电线杆总是与铁路相随,以便吻合毛泽东是“沿着铁路一步一步走去”的说法,某具有权威性的革命纪念馆也说该油画“是对毛泽东1921年秋天去安源的真实写照”。

其实,油画表现毛泽东步行去安源的情景是与史实相悖的。当时毛泽东住在长沙清水塘,距安源300多华里,他不可能从长沙步行到安源。是否可能先从长沙乘火车到萍乡县城,再从萍乡县城步行到安源呢?这种可能性也不存在。因为1921年秋天毛泽东到安源时,粤汉铁路(广州市到汉口)和株萍铁路(株洲到安源)均已开通。1899年修通的萍安铁路(萍乡县城到安源)和1905年修通的株萍铁路(湖南株洲至萍乡安源),为江西铁路之先声。到1921年,安源每天有两列运煤的火车开到长沙,并在运煤列车上挂上几节客车车厢,以方便旅客从安源到长沙,交通因之十分便利。毛泽东是第一次去安源,他不可能明明知道火车可以直达安源,还中途在萍乡县城下车,再一步步走路去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是不是毛泽东需要指导萍乡县城的革命活动,而在萍乡县城下车,指导完工作以后再步行去安源呢?也不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个多月前刚刚在上海召开,当时萍乡这个小县城还没有中共的组织和革命分子的活动,萍乡县境内最早的中共基层组织,也还是1922年2月李立三在安源煤矿工人中成立的全国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

江青和刘春华都认为毛泽东当年是步行去安源的,其实他们都不熟悉这些历史情况。江青1914年出生,1938年才和毛泽东结婚,毛泽东1921年第一次到安源时,她才7岁,对这段历史和当时安源与长沙之间的交通情况根本就不了解,她说毛泽东去安源是“一步一步走去的”是毫无根据的。油画作者刘春华到安源体验生活时才24岁,还是一名学生,他为创作油画虽然对安源革命历史作过一些调查,但他还是只能局限在江青的是“沿着铁路一步一步走去的”说法构思画稿,特别是1967年他从北京到安源时,火车客车确实是只能到萍乡城区,再从萍乡城区坐汽车到安源。在这位年轻人的想象中,全国解放都18年了,安源都没有开通火车客车,毛泽东当年去安源更不可能是坐火车,而是步行走去的。事实上,在安源运煤列车上挂客车车厢的做法,在1937年浙赣铁路修通以后就取消了,从安源去长沙的旅客,只有步行到萍乡县城再上火车客车,当年安源运煤列车上挂客车车厢的事,逐渐被遗忘,作为一名外地的学生,刘春华更无从知晓,于是便出现了画面上毛泽东步行去安源的情景。上世纪20-30年代,毛泽东曾10次到过安源和萍乡县城,现在萍乡的中共地方史工作者和地方志工作者都无人去考证他每次来时究竟是坐火车、汽车,还是骑马、步行。这次因为牵涉到该画的步行画面,才不得不作深入的研究。

历史都已经过去,现在来看,这幅画已经成为了一个艺术品。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