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浙大博士跳江身亡 为什么高学历拯救不了你

行业分类:办公文教 发布时间:2018-10-15 17:19

这几天,杭州市民的心被一个浙大博士生牵动,四天前,也10月10日傍晚6点一浙大博士生离开学校,之后失联。后来监控发现该博士生在进入钱塘江四桥下层的观景平台后,在没有出现,疑似跳江轻生。正当大家都在祈祷希望有奇迹出现的时候,令人遗憾的消息传来,该博士生给尸体被打捞,确认死亡。博士生及硕士生高学历人才自杀现象已非个案,高校本来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被称为象牙塔,而博士更是在象牙塔尖的高等人才,缘何屡发自杀现象呢?

让我们盘点一下最近几年高学历人才的自杀事件:

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单人宿舍里,张东文服下了1克足以致命的毒素秋水仙素,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2015年11月7日,武汉大学博士杨志高疑因博士论文无法通过、压力过大,在家中用一根电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17年12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杨宝德被发现溺亡在西安灞河中,后来警方查明,系自杀。

2018年3月26日7时28分,武汉理工大学说事研究生陶崇园从五层宿舍楼顶的天台坠亡。警方调查结论为高坠死亡,排除他杀,不予立案,距离他26岁的生日只有两天。......

接连发生类似事件,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象牙塔尖成了“九层妖塔”,年轻的生命屡屡命丧于此呢?笔者认为,主要以下几点读博士都要迈过的坎:

一、一道坎:博士生和导师关系

博士生导师之所以被称为“导师”,是不同于老师的。导师在英文中叫supervisor,而不是teacher,所以导师的作用更多的是监督,督导的作用,而不是教育。并且对于研究生导师来说,把着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命门,权利很大。所以,就有一些师德有问题的导师滥用权力,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困惑和压力。虽然这次浙大博士跳江事件原因尚未查明,但西安交大和武汉理工这两位的自杀都是与此有关。

二、二道坎:博士生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堪忧

博士生科研压力大,经常就是宿舍图书馆两点一线的生活,没有时间做体育锻炼。所以,很多不注意锻炼的博士生,读下来,身体就是一个挑战。除此之外,博士生很多也面对着心理问题。不少博士生天生精神敏感而脆弱,而对科研的钻研也养成了偏执与执着的性格、自身的学历光环又让他们自负与自信,这些形成了一个博士看似矛盾而集中于一身的性格特质。

三、三道坎:学业压力

很多人读博士的目的就是不纯的,没有几个是为了献身科研事业,发自对科研的兴趣,更多的是为了逃避现实,因为大学毕业就业不好。但是,博士生的毕业要求不管这些,日常课程的压力,中期考核的筛选,科研成果发表的要求,论文撰写的期限,一样都不能少。这对于那些无志于学术的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自然倍感压力巨大。

四、四道坎经济压力

对于读到博士阶段的学生来说,很多年龄已经将近而立。这个年龄看着那些同龄人在社会上已经挣了很多钱,已经买房娶妻生子,这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并且,在学校的日子也是过的捉襟见肘,仅仅靠着一个月不足两千元的补助度日,如果要有额外的开支,快30岁的人还要向父母要钱,而更重要的是,博士对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也充满未知。

小结:

浙大博士确认跳江身亡!象牙塔尖为什么成了“九层妖塔”?其实博士生的自杀主要原因可归为以上几种情况。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读博士前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兴趣、经济条件、抗压能力,再做出读博士的决定,不然可能就是跳进了一个“坑”!其实读博士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