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容商网 > 工业4.0 > 正文

中国3D打印技术及应用产业发展概述

核心提示:(1) 发展现状 中国3D打印技术及设备开发已取得较大进展。我国3D打印技术,过去称为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e,简称“RP ”)的研究始于1991年。近几年来,我国 3D打印技术飞速发展,已研制出与国外SLA、LOM、SLS、FDM等工艺方法相似的设备,并逐步实...

(1) 发展现状

中国3D打印技术及设备开发已取得较大进展。我国3D打印技术,过去称为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e,简称“RP ”)的研究始于1991年。近几年来,我国

3D打印技术飞速发展,已研制出与国外SLA、LOM、SLS、FDM等工艺方法相似的设备,并逐步实现了商品化,其性能达到了国际水平。

我国3D打印技术应用初见成效。目前,我国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于产品设计、快速模具制造、铸造、医学等领域。在产品设计领域,3D打印技术使CAD产生的概念模型实物化;利用3D打印技术产生的实物模型做设计评价,可以将产品的设计缺陷消灭在设计阶段,最终提高产品的整体设计质量;此外,还可以利用3D打印模型做性能和功能测试,如机构运动分析、流动分析、应力分析、流体和空气动力学分析等。3D打印技术在快速模具制造领域的应用,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可以直接制造模具的快速成型工艺主要有SLS、LOM、FDM等;间接制造模具的方法主要是用快速成型模型作为母模,翻制快速经济模具,如硅橡胶模具、聚氨酯模具、金属喷涂模具、塑胶展示转盘模具、环氧树脂模具等。在铸造领域,3D打印技术在的应用主要包括直接浇注铸件、用原型翻制母模后再浇注铸件、选用适当的树脂制造原型、电动转盘展示旋转台等等。在医学领域,3D打印技术设计制造具有相当准确度和适配度的可植入的假体,能够提高美观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等。

3D打印技术对工业升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3D打印技术是制造史上的巨大突破,可促进工业更好更快发展。利用

3D打印技术加工零件,是利用激光、电能、热能等手段,将液态材料固化、粉末态材料烧结、聚合,进而完成造型过程。这种新的制造方式可免除制造刀具、夹具和模具的过程,直接进行产品加工,降低加工成本,减少加工时产生的噪声。因此可以加快工业发展速度,促进工业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3D打印技术可以优化新产品设计开发过程,有效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确保新产品投放市场时间,是快速市场响应的重要保证。3D打印技术可认为是一种新型的柔性制造工艺,不仅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而且明显降低了新产品开发的失败率,显著提高新产品投产的一次成功率。

第三,产品在设计阶段可进行功能试验并接受设计评估与校审。传统的新产品开发,只能利用软件进行物理、力学等功能验证,存在一定的风险性。3D打印技术所使用的新型光敏树脂材料等制成的试件原型具有足够的强度,可用于物理、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试验。在产品设计阶段,同步制作出样件模型,进行相应功能试验,使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更具有市场说服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说来,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

RP 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3D打印技术本身发展不够成熟。该领域研究队伍比较薄弱,资金投人有限,设备尚未完全达到商品化,成型材料急需国产化,与3D打印技术配套的后续技术尚不完备。2)、3D打印技术未能有效地在企业中得到应用。企业界对3D打印技术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企业的有力支持,目前投人的研发资金几乎都是由国家承担,企业没有发挥其主导作用。对于已引进3D打印技术设备的企业,也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由于目前的3D打印技术设备价格太昂贵,因此广大中小型企业很少能得到3D打印技术服务。3)、没有建立发展3D打印技术的统一协调管理体系。目前存在相当多的“低水平重复”现象,使得有限的投人未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尤其是在学、产、研结合方面力度不够,影响科研成果的商品化,直至产业化。4)、国内3D打印企业仍缺乏强有力的推动。近年来,在国家科学技术部的支持下,我国已经在深圳、天津、上海、西安、南京、重庆等地建立一批向企业提供快速成型技术的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国外3D打印设备。

(3) 发展机遇

3D打印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在他的新书中称,互联网与新能源的结合,将会产生新一轮工业革命——这将是人类继19世纪的蒸汽机和20世纪的电气化之后的第三次“革命”。而英国《经济学人》刊文指出:随着生产的数字化,第三次工业革命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材料、包括3D打印技术在内的全新工艺、易于使用的机器人与新式协同生产服务的涌现,使得人们能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灵活地生产少量产品。3D打印作为打破传统机械化集约生产方式的技术,将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发挥核心引领的作用,带动全球制造业升级发展。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如何加快掌握3D打印技术以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当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3D打印市场前景将达万亿级。从国外的实践来看,3D打印不仅能快速制造出高精密与结构复杂的模具与零部件产品,还将能替代众多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工艺美术品、纺织服装、化学纤维、橡胶、塑料制品、家具等(2011年上述国内产业产值已超过7万亿元)。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即使只有10%的上述产业被替代,也将形成万亿级的3D打印市场。而在不远的未来,

3D打印机将可能与家用电脑一样普遍,孕育出巨大的消费市场。

政策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转变经发展方式、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智能制造装备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3D打印技术作为制造史上的巨大突破,对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两化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3D打印设备则是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对3D打印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必将不断加大。

亚洲制造业协会推动组建产业联盟,中国3D打印技术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亚洲制造业协会经过对3D打印技术的长期跟踪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发展促进计划。进入2012年下半年以来,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先在国内推动3D打印技术的发展。在国家工信部的大力支持下,10月15日协会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滨湖机电、华曙高科、宝康隆、南京紫金立德等国内主要科研机构及领先企业在北京发起建立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处拟设于协会。利用亚洲制造业协会的会员网络、政府资源和企业交流平台,中国3D建打印技术产业联盟未来将在搭建国内外3D打印技术科研机构和企业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家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的对接,推动3D打印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促进中国3D打印技术及应用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在产业联盟的推动作用下,中国3D打印技术无疑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相关阅读

3D打印技术及其在铸造中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

信息技术摘要院本文概述了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领域及国内外技术与行业现状。 3D打印在铸造中的应用目前主要是用在快速制造砂型、直接打印金属产品、缺陷修补(再制造)方面。中日两国都提出了集中精力发展大型铸型3D打印技术。日本的技术路线是采用分层喷射...

3D打印技术在CT领域的应用_宋熙煜

第24卷 第1期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Vol.24, No.1 2015年1月(57-68) 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Jan., 2015 宋熙煜, 闫镔, 周利莉, 等. 3D打印技术在CT领域的应用[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5, 24(1): 57-68. doi:10.15953/j. 1004-4140.2015.24.01.07. Son...

3D打印及应用

3D打印应用广泛“打进”地理信息产业 核心提示:3D地图是一种新近出现的应用,这似乎昭示着在地理信息行业中,3D打印技术有发挥空间,但如何有效融合两大产业,仍需不断摸索。 3D打印的前景一片火热,但其产业化过程可能还很漫长,很多行业对于这项技术还...

探索中国3D打印工业领域应用市场_卢燕明 (1)

3D打印如何为工业制造领域的客户所用探索中国3D打印工业领域应用市场 3D打印技术作为具有前沿性、先导性的新兴技术,正在使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发生深刻变革。 3D打印技术将以其革命性的“制造灵活性”和“大幅节省原材料”在制造业掀起一场革命。3D打...

3D打印对工业设计的促进作用分析_刘勇利

工业技术科技创新与应用3D打印对工业设计的促进作用分析 前言 在海南旅游产品企业发展中,工业设计是海南旅游产品企业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完善的工业设计,企业能够对产品结构和性能进行全面优化,并根据市场需要设计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最终...

评论几句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请遵纪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