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彻底颠覆

行业分类:业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7-04-25 10:35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有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直接开启了蒸汽机时代,火车、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得以应用;第二次是电的发明和应用,直接开启了人类的电子时代,电不仅给人类的夜晚带来的无尽的明亮和绚烂,更为后来的电子工业铺平了道路;第三次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所谓的地球村,一网知天下,包括无线社交、新型媒体、互联网+……等等,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甚至改变着人类的商业、政治格局,以及思维方式,改变着十九、二十、二十一世纪。

但是明眼人只要仔细想下,就会发现,这三次伟大的工业革命都来自欧美,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称呼的西方,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所有的背后都跟西方传统哲学中所发展起的一股科学求真主义有关。以下是根据和总结:

近代科学的兴起

了解西方社会之前,先看下下面这段话,也许能从中帮你认识西方近代科学的发端和特点所在。

与我们想象的不同,科学并不是从研究我们身边的事物,亦即人间事物开始,而是相反,科学是从向外拓展到最为遥远的事物,亦即星空开始,是从观察、记录星空开始,然后才由外向内发展的,人间事物恰恰是科学最后的观察和研究对象。近代科学强调通过直接观察事实来验证理论的真伪,通过理性分析来解释和发展事实材料,亦即人们通过眼睛、耳朵,精确计算,以及内化后所形成的事实来认识世界(从这可以看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朦胧出处)。而在此之前,人们主要是通过抽象的探讨和论辩来检验理论的真伪,而这些抽象的事物或通过抽象论辩得出的真理、理论很大部分是缺乏科学依据和事实材料的。

十六世纪以前,无论是哲学人还是科学界,其所信奉的天文体系或宇宙观点都是古希腊科学家托勒普所提出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理论,这种理论体系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各大行星和天体都按照巨大的圆形轨道围绕着地球和人类而运行,人和地球是万物的中心,人的地位至高无上。

随后,中世纪极度繁荣的基督教把这一观点与自身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并发展出了一套隶属于宗教意义上的世界观,依据这一世界观,基督教使信仰的人们坚信,上帝创造了世界并使地球和人类成为万事万物的中心,为了主宰世界,上帝按照自身的形象造出了人类,赋予了人类以生存繁衍,而后他又创造了天堂和地狱,让好人和坏人死后其灵魂都有去处。

十六世纪前,西方的人们正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宗教世界观下。

彻底的颠覆

到了十六世纪,随着科学和人们智力的进一步提高,哥白尼在经过观察和分析后指出,如果不再把地球当做中心,而是把太阳视为中心,那么很多令人生疑的数学问题和天文困惑都会迎刃而解,虽然这像一把利剑一样插中了当时宗教的心脏,使得人们开始对上帝有所怀疑,但最后,人们还是不得不承认,地球确实不是宇宙的中心,西方人又开始重新审视宇宙的本质问题。而反对哥白尼的声音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因为反对者清醒的意识到,一旦哥白尼的理论正确,那么以前所建立的信仰体系和宗教学说将会瞬间坍塌,包括《圣经》里的部分内容,也将会被彻底推翻。这无疑将会剥夺掉人在宇宙中的核心地位,万事万物也不再围绕着人而展开,人类的宗教观、思维方向将会被彻底的改写。

事实是不可战胜的,从哥白尼那里,西方哲人和科学界得出了一个道理,即不能不加批判地接受任何权威,包括对《圣经》的权威。这个朴素的思想就是西方近代最早的科学求真主义的来源。从伽利略,到哥白尼,再到后来质疑哥白尼的开普勒,直至开创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西方科学从16世纪开始,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在思维观念和社会应用上的革命性扭转,人们的目光开始朝向科学,开始关注科学精神为我们带来的累累硕果和清晰现实。

牛顿的自然哲学研究

在牛顿所处的那个时代,哲学与科学并没有严格区分,很早以前,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认为,整个物质世界包括外太空,都可以用数学来加以解释,多年后,这一洞见在牛顿那里得以完好的实现。自然哲学在西方很早就出现了,它的任务是认识大自然的运动状况,分析出各种规律,这众多运动中最主要的就是天体运动。

牛顿开创性的把自然哲学推向了高峰,使人类的思维和认识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后来的爱因斯坦同样具此特点),其中现在依然在沿用的时间计算法就是牛顿的杰作之一。但同时,牛顿也看到了人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于是才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虽然能计算出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但我却算不出人类的欲望的总量。

但无论怎样,人类逐渐认识到并开始重视这一点,即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精准计算找出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人类借助这些完全可以拥有科学预测的能力,而且通过这种能力可以做到驯服自然,后来,在牛顿力学基础上所发展出的机械学直接催生了蒸汽机的诞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由此得以实现。

全新的世界观(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不再单为人类而存在,宗教和权威被有创造性的人看做是一种阻止他们探求真理的障碍)确立了,问题接踵而来,那就是上帝怎么办?这个在西方社会一直占统领地位的一直被西方人认为是信仰之根本的伟大造物主,该如何去正确对待?这是一个到目前为止西方人依然在讨论和商榷的问题。

回到今天的主题,在牛顿随后的几个世纪,天主教一步步丧失了社会权利顶峰的地位,丧失了对欧洲思想和文化的绝对控制,在信奉新教的国家,天主教甚至被唾弃,被人们踩于脚下,更多的人们重新开始拾起并举起了科学与理性的大旗。

虽然托马斯·阿奎那极力挽救过天主教,并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纳入天主教的世界观之中,但科学求真和理性分析一旦抬头,就很难被摁下去。一直到十九世纪甚至二十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很多重要人物都逐渐摒弃和贬抑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基督教思想,转而致力于科学与哲学的最佳结合,一种新视角的发扬和继承。

尽管后来也有人试图把对上帝的信仰和科学发现或科学主义加以调和和融汇,但新的科学世界观最终还是战胜了西方教会的强权压制,以迅猛的势头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扎根,并一步步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三次伟大工业革命的梦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和提高。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由科技和各种精确算法所成就的世界,未来的我们,可能还得在这种科学求真主义的支撑下继续前行。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