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垃圾分类成果显著:湿垃圾“供电”2500万度 还可变身土壤调节剂

行业分类:政策法规 发布时间:2019-07-11 17:23

当然有用!据悉,近30个月用过的电中,有2500万度电其实是自己扔出去的湿垃圾所“生产”和贡献的!最新统计显示,上海目前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5050吨/日,根据规划,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7000吨/日。近2000吨/日的新增产能中,位于浦东新区的黎明有机质固废处理厂二期就正努力把湿垃圾变成电能源。预计将于2020年投产的该项目,日均可以“吃”掉约700吨湿垃圾!

去年,上海发布了《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要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分类体系,逐步彻底解决“混装混运”等问题。

随着上海湿垃圾末端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将来,更多湿垃圾将转变为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除了发电外还可以处理变成土壤调节剂、肥料等。想想就觉得很有成就感!你是否也学会垃圾分类了呢?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随着近年来的人口增长与城镇化推进,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清运量不断攀升。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7年,202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20194.4万吨,处置量20084.3万吨,处置率达99.5%。202个大、中城市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的是北京市,产生量为901.8万吨,其次是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产生量分别为899.5万吨、737.7万吨、604.0万吨和541.3万吨。前10位城市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为5685.8万吨,占全部信息发布城市产生总量的28.2%。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