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资讯详情

中国制造企业以人为本的智能制造落地之道

行业分类:业内资讯 发布时间:2019-11-06 16:22

想要搞明白智能制造的落地之道,我们可以选德国、美国、中国这三个最具典型意义国家看一下。德国是制造业强、美国是信息化强,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强国。三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战略路径自然不同。

中国制造企业以人为本的智能制造落地之道

德国是以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三次工业革命形成的先进制造业为基础,向以CPS为核心的智巧工厂进军,进而实现基于智巧工厂的“互联世界”,目的是“以厂入网”,方向是自下而上。

美国是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超级发达的信息产业为立足点、向以CPS网络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强势进发,目的是“以网入厂”,方向是自上而下。

中国因为工业化、信息化基础都比较薄弱,不能顾此失彼,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两化聚焦到两化融合,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无论是“工业技术软件化”还是“工业APP”,最后都是向以CPS为核心的两化深度融合方向急行军。

很明显,中德美三国的战略必然交汇于以CPS赛博物理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制造

因此,国情不同决定了实施路径必然不同,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要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理念,结合国情,扬长补短,制订相应战略。

扬长避短,中国制造企业的短处很明显。首先,自动化比别人差,别人是3.0往4.0走,中国制造企业是2.0补课、3.0普及、4.0示范,大部分企业是处于2.0阶段,3.0还很少。其次,无论是技能、敬业精神等,在人员基础方面我们也比德国等发达国家差,毕竟西方国家有200多年的工业发展史。在管理方面也比较欠缺,很多企业还是凭经验、靠纸张的粗放型管理,根本谈不上科学管理。但这恰恰是中国制造企业大有潜力可挖的地方,中国制造企业随随便便就能在管理等方面挖出10%,20%的潜力,国外企业由于管理已经很完善了,很难在管理方面挖出这么大潜力。并且,在劳动者数量方面还是有优势的,每年1300多万大中专毕业生,一年的数量就比欧洲小国全国总人口都多,这些都是我们发展的优势所在。

因此,人是核心,也是中国制造企业值得大力投入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