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投诉好买基金网涉嫌违规获回应
监管层严禁非金融机构网站卖信托
今年6月28日,《好买基金网宣称信托产品“稳赚不赔”银监会称如此宣传涉嫌违规》的文章见报后,投资者反响强烈,纷纷要求追查到底。为此,大众证券报和财信网将好买基金网投诉至监管层。本周,监管层回应,严禁非金融机构网站挂出信托产品信息进行推介。
投诉回应:
整顿第三方代销信托
今年6月份,好买基金网在网站上宣传“信托产品三大优势:高收益、高安全、轻松赚”以及“对投资者而言,只要选到了优质的信托产品,就能‘稳赚不赔’”的广告语,数款信托产品信息赫然在列。这显然违背了银监会99号文的精神。为此,本报应投资者要求,将好买基金网投诉至相关监管部门。
本周初,银监会回应,严禁非金融机构网站挂出信托产品信息进行推介。要求各家信托公司必须两个星期内清理完毕,否则追究各家信托公司的相关责任,追究各家网站的法律责任。
近期,多家机构向记者证实,已经收到相关部门的“指导”。“周一我们就把网站上所有信托产品的信息撤掉了。”某第三方理财机构高管向本报记者透露,“其实监管层一直有这样的要求,只是在执行上并不严格,大家也就都这么做了(在网站挂信托产品)。这次上面又特别提了一下,我们就撤掉了。”
而好买基金网方面昨日的回答也已与之前的宣传南辕北辙:“我们目前代销资管产品,不代销信托产品。”他们坦言并没有在银监会备案,不具备相关资格。尽管如此,记者昨日发现,好买的网站上仍然有信托产品的相关信息。
此外,私募排排网将信托产品信息放在了私募产品的目录下,不太容易被发现;而天天基金网上基本看不到有关信托的信息。
业内质疑:
对违规者制裁能否到位
今年4月,银监会(99号文)就规定,信托产品不得公开宣传;禁止信托公司委托非金融机构推介信托计划。禁止委托非金融机构以提供咨询、顾问、居间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推介信托计划,切断第三方风险向信托公司传递的渠道,避免法律风险。
尽管监管层三令五申,但非金融机构网站一直公开推介信托产品却是事实。此次监管再加码,能否执行到底?违规者最后能否付出违规成本呢?记者调查发现,第三方代销机构销售信托产品存在监管缝隙。本报就好买基金网违规宣传一事投诉至上海证监局和上海银监局后,该网站并没有受到相关处罚。
上海证监局相关部门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一些第三方代销机构备案在证监局,但由于信托产品本身属于银监局监管,这块他们并不涉足。而上海银监局人士却认为,在哪个部门备案,理应由该部门监管。如此,第三方代销机构的一些业务就处于无人监管区。
“近年来,不少第三方违规宣传、销售带来了很多隐患,让欺诈和误导频频发生,监管机构也看到了这些问题,表达了一定的态度,但由于没有采取执行措施,反而鼓励了更多机构打擦边球。此次监管加码,关键要看监管层对违规机构的制裁是不是那么坚决。”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刘亦千对记者分析,管理层明确责任感,联合执法也变得越来越刻不容缓。